武灵王平昼闲居道理 武灵王平昼闲居原文及翻译

战国中后期 , 赵国屡战屡败 , 连小邻居中山国也时常进犯 。江湖上送了个外号:“四战之国” , 意思是四面八方都挨打的赵国 。
01 闲坐聊天有一天 , 赵武灵王白天没事闲坐 , 和辅政大臣肥义聊天 。二人从世事变化聊到军事作战 , 从先祖英雄业绩谈到了胡、狄外族也有可取之处 。
武灵王说:“我想向胡、狄学习“胡服骑射” , 把赵国宽袍大袖的衣服 , 改成胡人那种短小轻便的衣服 , 把步兵和车阵 , 改成骑兵 。以提升作战能力 , 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 。”
可这件事颇有些惊世骇俗 , 武灵王担心被世人非议:“夫有高世之功者 , 必负遗俗之累;有独知之虑者 , 必被庶人之恐 。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 而世必议寡人矣 。”
肥义说:“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 , 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舜帝当年一反常规 , 让士兵拿着盾牌和大斧 , 在两军阵前跳舞 , 以感化三苗;衣冠楚楚的禹帝 , 到了南方有裸露身体习俗的国家 , 自己也脱去衣服赤身进入当地 。”
02 武灵王下定决心武灵王下定决心 , 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嘲笑自己 , 也要穿上这件短袖胡服!
于是 , 武灵王穿上了短小轻便的胡服 , 然后派使者去请公子成也务必穿上胡服 , 准备召见群臣开会 。
为什么要先请公子成穿上胡服呢?他是武灵王的叔叔赵成 , 在王室公族中声望很高 , 如果叔叔带头反对 , 这事就很难推行了 。
公子成果然拒绝穿胡服 , 还请使者回报武灵王:“蛮夷外族向中国学习礼仪才是正道 , 放弃中国服饰学胡人穿短袖就是胡闹!请大王慎重考虑!”
03 做叔叔的思想工作听使者回报后 , 武灵王立刻赶到公子成家里 , 亲自做思想工作:“剪断头发 , 身体刺青 , 衣襟向左 , 是百越人的风俗;染黑牙齿 , 以色涂额 , 鱼皮为帽 , 针线粗疏 , 是吴国人风俗 。乡情不同 , 风俗不同;事情不同 , 礼法不同 , 但都是为了人民生活和事情的便利 。”
他接着分析国际形势:“黄河、洛水对岸是齐和中山 , 东是燕和东胡 , 西是楼烦、秦、韩 。我准备船舶、建立水军 , 换上胡服、建立骑兵 , 不但能防守边境 , 还可以主动出击 , 报中山之仇 。”
他以此来敲打公子成:“而叔也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 , 恶变服之名而忘国事之耻 , 非寡人所望于子!”
武灵王晓之以理 , 动之以情 , 叔叔公子成备受感动 , 两次向侄子跪拜行礼说:“臣敢不听令!”
04 做群臣的思想工作
得到了公子成的支持 , 第二天 , 武灵王穿着短袖胡服上朝开会 , 正式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 。
可是 , 文武百官几乎都是遵循传统礼教 , 希望赵王收回成命 。以王族赵文、赵造 , 王子的师傅周绍等为代表的大臣纷纷进谏反对 , 不断陈述习俗、礼教不可变更 。
武灵王继续耐心给群臣做思想工作:“夏、商、周三代的服制虽然都不同 , 却都能拥有天下;春秋五霸的教化虽然不同 , 却都能够修明政治 。所以 , 风俗按照形势演变 , 礼法跟随生活方式变化 , 这是圣人治国之道 。有主见的人不跟随他人 , 能创新的人不模仿古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