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牡丹的经典诗句 描写牡丹的句子

作为“花中之王”,牡丹自古就备受人们的喜爱 。在唐宋时期,牡丹更是民族共同的审美风尚 。诗人为此也写下了众多牡丹诗,或歌咏牡丹的形色之美,或以花喻人,托物寓意 。如韦庄《白牡丹》:“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白居易《惜牡丹》:“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司马光《和君贶老君庙姚黄牡丹》:“若占上春先秀发,千花百卉不成妍”等 。
诸如此类的牡丹诗,可谓数不胜数 。而在众多牡丹诗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寥寥十四字,可谓完美诠释了牡丹的“国色天香”之姿 。除此之外,刘禹锡在诗中还以芍药的“妖无格”和芙蕖的“净少情”,衬托出了牡丹的高品格,即使牡丹同时具有了妖、净、格、情四种品格,美到极致 。
《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诗的前两句“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即庭院中的芍药花虽然妖娆美丽,但格调不高;池中的荷花虽然纯洁、明净,但缺少热情 。唐代郑虔《胡本草》记载:芍药,一名没骨花 。牡丹别名“木芍药”,芍药为草本,又称“没骨牡丹”,所以刘禹锡在这里称芍药“无格” 。芙蕖,是荷花的别称 。周敦颐《爱莲说》中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句 。
但如此纯洁、明净的荷花,在刘禹锡眼中却因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多少显得缺少热情 。当然这里刘禹锡没有贬低芍药和芙蕖的意思,反而准确说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从写法上来看,这两句诗则用了抑彼扬此的反衬之法 。即刘禹锡从侧面写牡丹,凸出牡丹兼具妖、净、格、情四种品格,称得上花中之美者 。
而诗的后两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则是刘禹锡正面对牡丹的赞颂 。它的意思是说,只有牡丹花才算是真正的国色,当它盛开的时候,盛况可以轰动整个京城 。对于牡丹来说,它“百般颜色百般香” 。虽然刘禹锡这里只字未提牡丹的色香,但是从他所描述的人们倾城而出,观赏牡丹的热闹场面来看,牡丹定然是姿色超群,具有倾国之色的 。
【赞美牡丹的经典诗句 描写牡丹的句子】当然刘禹锡对牡丹的赞颂是怀着主观感情的,并不代表所有人的看法 。毕竟,芍药与芙蕖也是为人所喜爱的花卉 。据说在唐代武则天时期,牡丹才始盛而芍药艳衰 。不过作为一首牡丹诗来说,刘禹锡生动形象的表述,无疑为牡丹的风姿增色不少 。一个“动”字,彷佛可以让人梦回大唐,回到那个因观赏牡丹而万人空巷、人头攒动的历史时期 。
综上所述,虽然这首诗只有短短4句,但是可谓将牡丹的美写到了极致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尽管刘禹锡这首诗主旨在于赞颂牡丹,但又何尝不是为我们展现了芍药和芙蕖的魅力所在 。三种名花,可以说是最大程度丰富了这首诗的审美意蕴,能够给人极大的美的享受 。最后,其实对花的喜爱因人而异,如陶渊明爱菊,王安石爱梅,温庭筠爱莲,黄庭坚爱水仙 。如果是你,你最喜欢哪种花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