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给大家详细介绍关于“关于长津湖的散文”的核心内容以及“散文诗长津湖”的相关知识 ,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请往下看 。
《长津湖》于国庆日上映 。
因为对这场战役太熟悉了 , 以至于我不忍去观影 。
【散文诗长津湖 关于长津湖的散文】我们的战士 , 在零下四十度的极寒下战斗 , 太悲壮了 。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 , 我还是决定去看《长津湖》 。 临行前 , 我特意备了一包纸巾 , 避免流泪的尴尬 。
电影开场的特效确实不错 , 场面不亚于《珍珠港》 , 宋时轮的战前动员也很有感染力 。
如果按照这个节奏拍 , 电影还是不错的 , 我心满意足地期待着 。
过去我们的导演拍摄类似《三大战役》、《建国伟业》等历史影片 , 往往站在领袖视角 , 普罗大众仅仅是背景 。
这一次 , 导演把视角交给了普通战士 , 主要描写了伍氏两兄弟的故事 。

文章插图
这也是一种进步吧 , 我想 。
美国大片 , 不就是这样一种叙事风格吗?无论是《珍珠港》、《钢锯岭》还是《拯救大兵瑞恩》 , 都是通过普通人的视角来展现战争 。
看来 , 我们的导演也开始学习讲故事了 。
然而 , 我差点忘了 , 这里面还有一个导演叫陈凯歌 , 就是当年能拍出“馒头血案”的那位 。
果不其然 , 影片犯了“面面俱到”的大忌 。
我们以《至暗时刻》为例 , 这部优秀的影片以丘吉尔的视角 , 描述了英国准备抗击德国的艰难决策 。 整个故事情节非常紧凑 , 叙事线索清晰 。
《长津湖》呢?
首先是站在国家领导人的视角 , 拍摄了为啥出兵朝鲜 。
这样拍摄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 。
可是 , 出兵朝鲜这么重要的决策 , 导演在三个小时的影片里 , 却浮光掠影、轻描淡写地一闪而过 。
甚至增加了“刘秘书”赴朝作战、最后牺牲的镜头 , 在这样一部影片里 , 其实没有必要 。
影片放映了半个小时后 , 伍氏兄弟正式成为了主角 。 在这么一场史诗般的战役面前 , 导演足足花费了两个小时在讲述他们 。 两个小时讲啥了?士兵打闹 , 远观长城 , 女战士的红围巾 , 老兵给的子弹壳 , 躲敌机 , 啃土豆 , 畅想未来……其实 , 半个小时就足够了 , 何必花费2个小时?
我当时忍不住嘀咕:海燕啊 , 你能不能走点心呢?
伍氏兄弟所在的连队是第七穿插连 , 影片里的任务是护送电台到志愿军司令部 。
我搞不懂了 , 穿插连啊 , 在这部影片里面 , 为啥让他们去送电台?不是说送电台不重要 , 但是 , 让他们执行穿插任务 , 不是更能在有效的时间里 , 把整个长津湖战役的脉络讲述的更清楚吗?
现在可好 , 我花费了两个小时 , 在看伍氏兄弟谈人生理想 。 这和长津湖战役关联性太低了 。
随便拍一部《伍氏兄弟从军记》都可以讲这些人生理想 , 我们的导演 , 愣是用两个小时讲述了太多空洞的大道理 。 反而 , 长津湖战役的意义被冲淡了 。
比如从头到尾 , 电影都在强调抗美援朝的目的就是让后代不要打仗 , 不要让敌人抢走自己家的土地 。
这个理由太荒唐了 。 美国人想抢我们的土地 , 1945年就可以了 , 何必等到1950年呢?
导演难道不知道我们后来还有中俄珍宝岛战争、中印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吗?
抗美援朝 , 和“不让后代打仗”压根没有逻辑关系好吧 。
不好意思 , 写到这里 , 我又想起了“馒头血案” 。
- 形容友情很珍贵的词语 关于朋友的成语有哪些
- 最经典的梅花诗 关于梅花的诗句古诗词
- 形容月亮的修饰词 关于月亮的词语有哪些
- 坚持初心正能量句子 关于不忘初心的名言
- 关于花的古诗全首诗 描写花的古诗有哪些
- 关于励志的优美的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精选简短励志
- 描写关于春天的谚语 关于春天的谚语有哪些
- 古诗散文诗精选 散文诗词精选
- 关于霜降的古诗词 霜降的诗句古诗大全
- 关于故乡的古诗10首 描写故乡的诗句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