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促进儿童早期教育的发展?( 二 )


目标10: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不平等通常在人出生之前就已发端 。儿童早期发展可谓是促进平等的“利器” 。儿童出生后的头几年是干预措施实施的机会窗口 , 这些措施能够缩小出生于弱势家庭与出生于优势家庭儿童之间的差距 。与那些未获得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的弱势儿童相比 , 获得了相应服务的弱势儿童成年后收入要高出多达25% , 几乎与非弱势同龄人持平 。
目标11:建设包容、安全、有风险抵御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及人类住区
儿童早期发展需要安全的空间 , 且空间需具备可持续性、自然天成并能够体现对生命的尊崇热爱 , 这也是建设城市及人居环境的起点 。
目标12:确保可持续消费
儿童早期发展项目可影响到消费习惯的形成 , 培育资源保护的态度 , 并催生保护环境的行为实践 。儿童在早期所习得的知识和养成的习惯将影响他们的终生 。
目标16:促进和平社会
针对儿童早期的干预措施有可能促进神经生物性健康水平 , 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心理韧性 , 培养有利于减少暴力、促进和平的价值观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干预已被证明可减少家庭暴力行为的发生 , 并能增强社区凝聚力 。
目标17:加强执行手段
在全球、地区和国家层面考量儿童早期发展 , 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 能焕发全球伙伴关系的活力 。对儿童早期发展的跟踪监测亦可作为考查全球目标是否服务于当今最年轻一代人的指标 。
鉴于儿童早期发展在多个全球目标中均具有乘数效应 , 投资于该领域实属财政规划的睿智之举 。儿童早期发展还具有科学依据 , 且符合道德准则 。让我们恪守全球目标的承诺 , 自每位儿童人生伊始 , 给予他们公平的发展机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