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0年综合立体交通网蓝图将出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未来30年综合立体交通网蓝图将出

  布局国际航空枢纽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 , 基建等多行业迎利好

  交通强国建设新征程开启 , 综合立体交通网是重头戏之一 。 在9月24日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 ,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 ,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是总统领、总要求 , 在其指导下 , 下一步将编制《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下称《纲要》) , 对未来的发展有更进一步的描述 , 将涉及一些重大的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经济参考报》采访人员了解到 ,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 , 《纲要》编制工作已经密集启动 , 这将是指导我国未来30年综合交通发展的顶层设计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最高层次的空间网络 , 强调各种交通方式的统筹规划、立体互联 , 将加快推进国际航空枢纽、铁路专用线等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 交通基建获得中长期支撑 , 智慧交通、共享交通等多个行业迎来利好 。

  未来交通网注重立体互联

  近日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 , 到2035年 , 基本建成交通强国 。 其首要任务便是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立体互联 。 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 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群)交通网 , 形成广覆盖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 , 构筑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

  作为指导综合交通网络布局的“总规划” , 《纲要》从今年4月份就正式启动编制工作 , 涵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邮政等各种运输方式 , 旨在提出未来30年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的总体要求、规划目标、规模结构、布局方案和保障措施 , 为阐明国家战略意图、优化资源配置、布局重大工程项目、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

  “过去各种交通方式是相对独立发展 , 此次则是整体规划、协调管理 , 各种运输方式的立体互联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 以充分发挥它们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 。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交通运输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欧国立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根据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指标框架》 , 交通网的规模既要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 又不致过度超前造成浪费;同时 , 要宜铁则铁、宜公则公、宜水则水、宜空则空 , 切实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组合效率和规模效益 , 实现各方式间顺畅衔接转换;此外 , 要安全可靠 , 便捷高效 , 绿色集约 。 值得注意的是 , 交通网规划建设还应遵循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 强化交通债务风险防控 , 提高用户经济可负担性 ,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据了解 , 近期江苏、四川、安徽、浙江、湖北等多地的编制工作也密集启动、稳步推进 。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章义表示 , 将结合编制《纲要》安徽篇 , 全方位补齐高速公路、航空、港口等发展短板 , 着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 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

  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加紧布局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 , 也是我们国家关键的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 , 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 , 建设交通强国铁路更应率先实现现代化 。 ”国家铁路局副局长于春孝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

  据他透露 , 在基础设施布局方面 , 将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 ,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铁路网络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 优化运输结构 , 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铁路 , 物流园区、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等“公转铁”重点项目建设 , 推进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向铁路有序转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