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发布重要文件! 厦门要大升级了! 3层级重点片区划分曝光!( 四 )
在建筑风格上 , 公共建筑应在现代建筑的基础上强调建筑立面造型简洁、轻盈、流线感和通透感 , 多以简约、开放的 流线创造自由的形式 , 轻盈通透的屋顶形式 。 居住建筑宜剔除建筑型体边缘生硬的实体边框线的形式 , 建筑色彩以明快淡雅的浅色、亮色或白色为主 , 滨水第一排居住建筑 , 宜采用公建化处理方式(图3-2-7) 。
\n\n
在滨水眺望轮廓线上 , 良好的天际线应该具有明确的视觉中心 , 应当有起伏变化、高潮和重点 。 地标建筑是天际线的高潮点 , (图3-2-15) 。
\n\n
临山区域
\n在控制范围上 , 重要山体:高程大于150米 , 云顶山、尖山、天柱山、大西山、大帽山、天马山、郭山、香山、蔡尖尾山、雷公山、朱岗岭、大屏 山、仙岳山、东坪山、五老峰、御屏山、云顶岩、观音山等;一般山体:高程50米~150米 , 京口岩山、狐尾山、园山、虎仔山、保镇山等;临山区域控制范围 , 分背景山:临山第一层建设用地 城中山:临山第一条主要道路 。
\n在第五立面上 , 低层、多层建筑宜采用坡屋顶或屋顶绿化形式 。 若采用坡屋顶 , 屋顶色彩应协调统一 , 具体色彩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界定(图3-3-4) 。
\n\n
历史区域
\n在控制范围上 , 分为历史文化街区: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集美学村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风貌区:厦港历史风貌区、同安旧城历史风貌区、新垵、霞阳闽南红砖民居历史地段、华侨新村 历史地段、祥店古民居历史地段、吕塘村古民居历史地段 。
\n在建筑风格上 , 位于历史区域的多层及低层建筑 , 应严格控制其建筑风格特色 , 高层建筑的色彩、材质、裙房设计应 参照所在区域的建筑要求控制 , 并与周边协调 。
\n\n
特定风貌区域
\n在控制范围上 , 分为南洋建筑风貌控制区:竹坝;嘉庚建筑风貌控制区:厦门大学翔安校区;新嘉庚建筑风貌控制区:集美大学城南部、杏林湾区域;闽南建筑风貌控制区:东孚小城镇、灌口小城镇、钟宅区域、莲花镇、汀溪小城镇、新圩小城镇、亭 洋村、宋厝村、大嶝区域;新闽南建筑风貌控制区:翔安地铁社区、翔安南部新城、丙洲村;新中式建筑风貌控制区:东西溪区域 。
\n在建筑风貌上 , 主要有以下几种:
\n\n
山海通廊
\n在控制范围上 , 分为十大山海通廊区域:蔡尖尾山生态廊道、马銮湾生态廊道、杏林湾生态廊道、天马山生态廊道、同安 湾生态廊道、下潭尾生态廊道、东坑湾生态廊道、九溪生态廊道、五缘湾生态廊道、万石山生态廊道 。
\n在视线通廊上 , 有条件的区域应通过建筑高度的控制 , 控制由山向海的整体景观(图3-6-3) 。 眺望点宜选择在山体 上视野范围广 , 游人可达 , 有一定聚集停留场地的公共建筑或公共开放空间 。
\n\n
主要动线
\n在控制范围上 , 一般指快速路及重要主干道两侧100~200米范围内第一层城市建设用地(根据具体地块修正) 。
\n在建筑功能上 , 重点路段沿线第一层城市建设用地 , 原则上规划公共设施用地或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 不宜布局居住用地 。
\n在建筑立面上 , 阳台应封闭 , 不应设置外凸悬挑式开敞阳台(图3-7-2 , 图3-7-3) 。
\n\n
在建筑界面上 , 重点关注高层建筑的中、上部界面 , 塔楼应采用点式布局 , 以增强景观渗透性和连续性(图3-7-10) 。
\n\n
随着这份城市设计的出炉
\n厦门的城市面貌将迎来大升级
\n重点区域更是“呼之欲出”
\n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