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孔融让梨,不可能有更高的要求,因为大人也拿不出比梨子更珍贵的东西 。

文章插图
让梨
按说这样的年代,这样的水果,一般人是肯定享受不到,但孔融什么人,孔子十九世孙,泰山都尉孔宙的儿子,妥妥的名门之后,官家二代,所以,就有资格见到了梨子 。
估摸着当时他也是第一回见到,毕竟,这种东西只能尝个稀罕,不能当零嘴一样,没事就拿两个解馋,也正是由于稀罕的缘故,孔宙就将几个梨子摆在桌面,看看孩儿们的做法 。
这个时候呢,孔融就脱颖而出了,在巨大的诱惑面前,他:融辄引小者 。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 。
只拿了一个小的,问孔融为什么,孔融特别讲到了一个“法”,什么法?孔家的看家本领礼法,具体是什么礼法?儒学的精髓,八端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当中的孝、悌、礼,为什么这么说,从那段小故事当中就可以看出:

文章插图
礼
长者命,不敢辞,谓之孝;辄引小者,把大的留给兄弟,谓之悌;大人问话,回答的有理有据,谓之礼 。
着重说明的是,其时孔融只有四岁,正是当今呼之为熊孩子的年龄,却在巨大的诱惑面前,表现的如此节制,一个让梨就处处体现出了儒家的精髓 。
古人读书首重“修身”,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三等,无疑,孔融属于上等,生而知之,并且还能将之融化到血液当中,成为下意识的行为 。

文章插图
小孩
孔宙有这样的孩子,能不惊喜吗,后人看到这样的孩子,能不为之感慨并百般赞誉吗,所以,孔融让梨并不是小事,我们从中看到的是,小小年纪,在巨大诱惑面前,也能心地纯正,并随之体现出来的一种风度,而这种风度,别说现在,即便放到以后,也应该是十分稀缺的 。
参考文献:《诗经》、《三字经》、《世说新语》、《齐民要术》等
《孔融让梨》体现了孔融懂得遵守公序良俗的优秀品质 。
原文:
续汉书曰:“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 。高祖父尚,钜鹿太守 。父宙,泰山都尉 。”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 。人问其故 。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
《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融家传》曰:‘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 。’由是宗族奇之 。”
白话释义:
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高祖父孔尚当过钜鹿太守,父亲是泰山都尉孔宙。孔融别传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吃梨,总是拿小的吃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他回答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
李贤注解的《后汉书·孔融传》中的《融家传》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吃 。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由于孔融这么聪明早慧,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 。”
此文出自清朝余嘉锡所写的《世说新语笺疏》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 珍惜家人在一起的时光短语 关于珍惜家人的经典语录
- 拼多多品牌库怎么撤销?可信度高吗?
- 拼多多坏果包赔服务在哪设置?商家不履行咋办?
- 劳荣枝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劳荣枝曾在灭门案后提议放火烧屋
- 因吴亦凡事件,之前的“恋爱吗,坐牢那种”会变新的讽刺语吗?
- 在做梦时,梦见自己不仅会飞,而且会飞一段很长的距离,到底为何?
- 怎么直播带货 直播带货怎么找供货商合作
- OPPO手机怎样投屏到电脑上 苹果手机怎么在电脑上投屏直播
- 你可能“涉黄”了?大数据“扫黄”或将启动,符合以下特征的需留意
- 厨房别再包烟道了,现在流行做“烟道柜”,既省空间又实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