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一起来历史上俄国农奴制改革 。说到俄国,其实现在的俄国还是非常的发达的,不过,在古代,俄国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强大的,俄国也经历了农民战争,俄国也有内乱,我们今天要说的农奴制改革就是俄国进步的一大标志,通过农奴制的改革,俄国是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不过,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不彻底也是有一些遗留问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俄国古代农奴制改革的有怎样的意义?最后结果是怎样的?

文章插图
俄国农奴制改革又称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社会改革 。十九世纪中叶,俄国还顽固保存着野蛮落后的农奴制 。农民的人格和自尊心被无情的摧残,他们整天无偿的为地主劳动,甚至被作为物品抵押债务 。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庄园里,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必需劳动力由此缺乏来源 。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也因此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 。
积极意义
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 。可是,由于统治阶级实行的这次改革是很不彻底的,因而不可避免地保留了封建农奴制残余 。

文章插图
首先,改革既没有改变封建专制政权的阶级实质,也没有改变地主土地占有制 。贵族地主继续掌握着国家政权,照旧控制着大量土地 。地主的土地占有制是农奴制残余的经济基础 。根据1877—1878年的统计,在欧俄49省的9,150万俄亩私人土地中,有7,300万俄亩以上的土地,即约80%的土地,是属于贵族的 。
改革没有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相反,农民的土地被地主割去了1/5以上,有些省份甚至达40%以上 。同时,地主霸占良田和整块的土地,将零星土地和沙地分给农民,地主的土地还像楔子一样楔入农民土地之中,致使农民不得不以高价租种地主的这种楔形土地 。
其次,工役制农奴经济是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八十年代中叶,在欧洲43省中,17个省是工役制农奴经济占优势,7个省是混合制经济占优势,另有19省是资本主义经济占优势 。可见,工役制农奴经济还是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农民在缺乏土地的情况下,为了使用地主耕地.牧场和草地,被迫以最苛刻的条件向地主租佃,接受工役制剥削 。

文章插图
工役制剥削与资本主义剥削不同 。它的基础不是私有主的资本,而是土地;不是自由雇工,而是带有高利贷性质的盘剥 。工役制是徭役制的直接残余,是从差役制向资本主义的过渡形态 。列宁在分析工役制时指出:“工役制的实质就是农民用自己的农具和牲口耕种地主的土地,从而得到一部分货币报酬和一部分实物报酬 。”
【俄国古代农奴制改革的有怎样的意义-最后结果是怎样的?】封建农奴制残余,使农民在改革后仍然处于十分悲惨的境地 。他们政治上仍然受压迫,经济上照旧依附于地主 。他们承担着赎金.贷款利息和赎买手续费的盘剥以及土地税.自治税和村社捐税等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的重压 。因此,广大农民仍然常年在饥饿线上挣扎 。
- 古代经典诗词朗诵 适合朗诵的古诗词
- 唯美的爱情古诗词名句欣赏 最唯美的古代爱情诗句
- 一句话打动人心的爱情 古代表达爱情的诗句
- 关于加油古代诗句 加油的诗句有哪些
- 中国古代都有哪些历史人物和历史记载?
- 古代疑似穿越的名人 古代疑似穿越的人物有哪些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奈何姓万文言文翻译
- 古代打仗前是怎样制造气势的,有没有这方面的诗词?
- 介绍古代医学的书籍有哪些啊?
- 为什么古代战争打100年还能继续打,现代战争却打不了几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