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零食利润 进口食品利润如何计算( 三 )




通常来讲 , 资产减值会降低企业的净利润 。也就意味着 , 双汇发展库存冻猪肉减值常年侵蚀公司利润 , 而2021年是双汇发展上市以来资产减值金额最大的一年 。


双汇发展与万洲国际的关联交易问题 , 早在去年8月份就被双汇集团创始人万隆长子万洪建曝光 。


2021年8月17日 , 一篇题为《万洪建:我眼中的父亲和万隆》的文章在市场引发关注 , 该文的署名作者万洪建曝出众多万隆与双汇内幕 , 涉及到利益输送、偷税漏税、“家外有家”等 。其中 , 就提到了上述双汇发展“对冻品节奏把控出现偏差”的问题 。


进口零食利润 进口食品利润如何计算

文章插图



万洪建在文中指出 , 万隆与时任执行董事、CFO郭丽军在2021年2月份一起签发“关于调整美国六分体价格建议” ,  将美国产品进口结算价格从21000元/吨大幅提高到25800元/吨 , 进口量接近10万吨 。目前这批从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出口到中国的六分体猪肉 , 给双汇造成的损失多达8亿元以上 。


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 , 万洪建提到 , 从2015年到2020年 , 双汇发展的肉类进口量从16万吨攀升到72万吨 , 其中80%来自美国史密斯公司 。


万洪建认为 , 这样的关联交易明显违规 , 且事涉大股东利益输送 , “如今 , 这些昂贵的冻肉正躺在双汇的仓库里 , 成为双汇的巨大潜亏 , 大把钞票 , 又从太平洋上空飘到了美利坚合众国 。”


“双汇系”上市公司呈现明显差异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 , 双汇发展调整了原材料采购策略 , 从美国史密斯分公司等的采购金额 , 从上半年的60.63亿元减少一半至32亿元 。去年的关联采购额减少41.85%至93.21亿元 , 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仅为8.89亿元 , 同比减少84.74% 。


中美猪肉价差缩窄的背景下 , 双汇发展的原材料采购开始偏向国内 。2022年1月 , 双汇发展相继与生猪养殖企业牧原股份、正邦科技签订合作协议 , 约定双汇发展优先向后二者采购生猪 。


不过 , 如果双汇发展从美国分公司采购的冻猪肉少了 , 也将间接影响到关联公司万洲国际的业绩表现 。


3月28日 , 万洲国际也发布了2021年业绩公告 , 相比双汇发展营收净利双降 , 万洲国际的业绩表现要好得多 。财报显示 , 期内公司实现收入272.93亿美元 , 同比增长6.7%;实现经营利润19.66亿美元 , 同比增长13.7% 。


具体来看 , 2021年 , 万洲国际经营利润实现增长主要原因是万洲国际肉制品业务利润保持增长 , 贡献了集团2021年经营利润的96.4% 。


而万洲国际的第二大业务猪肉业务(指生猪养殖、冻猪肉及生鲜肉的批发和零售)的总收入同比减少2.7%至119.69亿美元 , 占集团经营利润从2020年的12%降低至0.2% 。收入减少主要是由于公司在中国的猪肉业务收入减少12.1% 。此项数据正好对应了双汇发展与史密斯分公司等的关联采购额 , 在2021年下半年的大幅下降 。


另外 , 由于中国猪肉业务经营亏损5300万美元(2020年经营利润2.71亿美元) , 也导致公司整体猪肉业务经营利润大幅减少99.1%至300万美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