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巧手韩玲:用匠人精神助残扶困( 二 )

  为了打开产品销路 , 韩玲开始学习市场营销 , 她关注各种博览会 , 为产品寻找宣传和销售的平台 。 “我的扎染产品很有特色 , 加上诚心诚信经营 , 很多办会单位都采购我的产品作为纪念品 , 少则十几条 , 多则几百条 。 就这样 , 小店生意日渐兴隆” 。

  2008年6月 , 韩玲的作品在首届“新疆妇女手工艺品巧手展示大赛”荣获二等奖 , 她先后在喀交会、乌洽会、浙江义乌博览会等展会上展示产品 , 也看到了广阔的市场 。

  自己的日子过好了 , 韩玲开始关注周围残疾人的生存状态 。 每年全国助残日 , 韩玲的公司都会捐出一笔爱心企业捐助 。 有一年 , 一位4根手指被切断的男人找到韩玲 , “为什么今年不给我捐助?”

  “为什么给你?你特别困难的时候给你可以 , 现在你有劳动能力 , 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挣钱!”韩玲说 。

  “你又有荣誉又有钱 , 就应该帮助残疾人!”男人不依不饶 。

  “残疾人里比你困难的还有很多 , 这些钱是要帮助更需要的人!”韩玲也没有退让 。

  这件事让她开始反思 , “捐赠只是帮一时 , 残疾人的心灵依然贫穷 , 要提高残疾人的素质 , 就要给他们一门技能 。 ”

  韩玲发现手工艺行业非常适合残疾人在家就业 , 于是 , 就在厂里办起了免费的手工培训班 , 企业先后被各级残联、妇联命名为扶贫助残基地、残疾人创业基地 。 先后有上千名残疾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培训 , 有学员凭技术挣到第一笔上千元的收入时 , 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 “我们竟然可以不出家门 , 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了” 。

  为了让残疾人更加自信 , 2016年 , 韩玲组建了一支特殊的模特队 , 队员中有聋哑人、毁容者、矮小症患者 , 高矮胖瘦不一 , 有的完全听不见 , 训练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 知名的模特培训老师樊丽君担任义务指导老师 , 带领残疾人练形体、走猫步 , 在当年的助残日活动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

  自卑的张春艳也是模特队中的一员 , “活了半辈子 , 我终于享受到了当女人的美好感觉 。 ”得知自己可以上场 , 她挑选了好几套颜色艳丽的套装 , 全是她从没尝试过的颜色 , 最终选定了一套大红的秀禾装 。 舞台上袅袅婷婷的样子 , 让张春艳觉得 , “现在才真的在活着!”

  如今模特队已成立3年多 , 每周固定时间训练从未间断 , 残疾队员一个个体态端庄、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 和以前相比都有很大变化 。

  虽然诸多荣誉加身 , 55岁的韩玲谦逊的处事风格始终没变 , 她说 , “我认为我是个匠人 , 匠人不仅是要传授手艺 , 更要向社会传递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 ,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 和更多的姐妹共同进步 。 ”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采访人员 王雪迎 文并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