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介绍保障和改善民生情况:织密兜牢民生“网底”( 二 )
马晓伟表示 , 下一步要深化医改 , 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 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从事业发展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 第一 , 稳步地推进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 。 第二 , 继续实施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工程 。 第三 , 要把区域的医疗机构资源进行整合 。 第四 , 推动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 。 从存量上讲 , 通过对4个方面的现有资源的利用、盘活 , 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 , 推动病人分流 。
6000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获保障
民政部部长黄树贤介绍说 , 新中国成立以后 , 民政事业取得了历史性发展和成就 , “社会救济从临时性措施发展到制度化保障 , 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 , 每年保障6000万左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 织密兜牢了基本民生网底 。 ”
黄树贤表示 , 下一步 , 民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 , 主要是进一步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 鼓励发展养老事业 ,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 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 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并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
“我们国家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 , 基本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 ”张纪南说 , 70年来我国纳入保障范围的人员越来越多 , 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 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 基本养老保险已覆盖超过9.5亿人 , 养老、失业、工伤3项保险基金累计结余6.8万亿元 , 社会保障卡的持卡人数已近13亿人 。 失业、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均在2亿人以上 , 覆盖绝大多数职业群体 。
对于社会关注的技能人才培养 , 张纪南表示 , 将实施国家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 用3年时间 , 使用1000亿元的失业保险资金结余 , 补贴培训5000万人次 。
王蒙徽说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 ,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 保障能力也显著提高 , 我们现在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 。 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949年的8.3平方米提高到2018年的39平方米 , 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提高到47.3平方米 。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 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推进 , 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万套 , 帮助2亿多群众解决了住房困难 。
“下一步 , 我们将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和住房市场体系 , 加快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居民 , 特别是新市民住房问题 , 促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 ”王蒙徽说 , 具体举措包括进一步做好公租房保障工作、大力发展和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以及稳步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