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档是什么字母 退档是什么意思?


每年都有部分考生由于种种原因填报失误被退档,造成“意料之外”的情况 。甚至有些考生在被退档后,都不清楚原因 。今天陈晟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下退档的原因有哪些?


退档是什么字母 退档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一、退档的原因都有哪些
在录取过程中,高校实行分批次录取考生 。在每一批次录取时,高校将不符合录取规则考生的电子档案退回省招办,称为“退档” 。
政策性退档
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方法,如果某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例划出,各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1:1.05—1:1.2投档比例,那么上线考生存在5%—20%的虚拟名额,这就意味着部分考生达线也未必会被录取 。
省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考生”尽量选择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这样被录取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在大学专业选择方面,不要过分挑拣,尽可能服从调剂 。
身体条件不符合院校要求
考生对目标院校《招生章程》中的报考资格、学校情况及专业要求等信息了解不透彻,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所选专业的标准,盲目填报 。
充分了解体检标准和目标院校的招生录取条件,比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避免由于一时疏忽造成退档 。
所报专业的相关科目成绩偏低
有些高校招生除了对总分有要求外,还对报考专业的相关科目成绩有一定要求 。比如: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要求达到100分;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语文成绩达到90分;经济类专业数学成绩至少要达到100分等 。
一般来说,文史类专业、外语类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对语文、文综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理工类专业对数学、理综科目的成绩要求高一些;医学类专业对化学、生物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外语、处贸类专业对外语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都有一定要求 。
只看中“三热”高校
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大学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的结局 。实际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盲目挤热门专业,对考生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
注重对一般院校和相近专业的填报,选好保底院校 。
不服从调剂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中,总有部分考生对大学专业要求较高或不服从调剂,这样会对进档后被退档造成很大风险,是高分落榜和进档后被退档主要因素 。
志愿填报尽量要“服从调剂” 。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组合中,即要敢于填报理想院校,又要填报稳妥又中意的学校,还要有“保底”院校,防止进档后被退档 。如果对专业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最好填上“同意调剂” 。


退档是什么字母 退档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往年录取分数线仅作参考,不是标尺
往年录取分数线本是一个参考系数,不少家长却误把它当成衡量的“尺子” 。实际上,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录取结束前无法准确知道 。另外,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有“大小年”的现象 。
建议考生参考录取差,也叫线差 。有平均录取线差,也有最低录取线差,一般用平均录取线差做为参考比较好 。一层含义是某一学校在某省平均录取分数线与省线之差,另一层含义是某考生当年分数与省线之差 。只有当你的线差大于等于学校前三年的平均录取线差时,才能确保学校录取报考专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