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葵和龙阳是什么感情 龙葵


?

龙葵和龙阳是什么感情 龙葵

文章插图
拼音Lónɡ Kuí
别名苦菜(《唐本草》) , 苦葵、老鸦眼睛草、天茄子(《本草图经》) , 天茄苗儿(《救荒本草》) , 天天茄(《滇南本草》) , 救儿草、后红子(《滇南本草图说》) , 水茄、天泡草、老鸦酸浆草(《纲目》) , 天泡果(《植物名实图考》) , 七粒扣、乌疗草(《福建民间草药》) , 黑天棵(《江苏植药志》) , 黑天天、黑星星、野茄子(《东北药植志》) , 惹子草、野辣子(《中国土农药志》) , 黑姑娘(《河北药材》) , 野辣椒树(《江西民间草药》) , 乌归菜(《闽南民间草药》) , 野海椒(《四川中药志》) , 龙眼草(《辽宁经济植物志》) , 黑茄(《
出处《药性论》
来源为茄科植物龙葵的全草 。夏、秋采收 。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 , 高约60厘米 。茎直立或下部偃卧 , 有棱角 , 沿棱角稀被细毛 。叶互生;卵形 , 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 , 渐狭小至叶柄 , 先端尖或长尖;叶大小相差很大 , 通常长4~7厘米 , 宽3~5厘米 , 大者长可达13厘米 , 宽至7厘米;叶缘具波状疏锯齿 , 每边约3~4齿 , 齿宽约5毫米 , 长约3~4毫米;叶柄长15~35毫米 , 大叶的柄长可达5厘米 。伞状聚伞花序侧生 , 花柄下垂 , 每花序有4~10花 , 花白色;萼圆筒形 , 外疏被细毛 , 裂片5 , 卵状三角形;花冠无毛 , 裂片轮状伸展 , 5片 , 呈长方卵形;雄蕊5 , 着生花冠筒口 , 花丝分离 , 内面有细柔毛;雌蕊1 , 子房2室 , 球形 , 花柱下半部密生长柔毛 , 柱头圆形 。浆果球状 , 有光泽 , 成熟时红色或黑色 。种子扁圆形 。花期6~7月 。
生境分部生于路旁或田野中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
化学成分含龙葵碱(solanigrine)、澳茄胺(oslasodine)、龙葵定碱(solanigridine)、皂甙、维生素C、树脂 。
性味苦 , 寒 。
①《唐本草》:"味苦 , 寒 , 无毒 。"
②《滇南本草》:"性大寒 , 味苦 。"
③《纲目》:"苦微甘 , 滑 , 寒 , 无毒 。"
④《贵州草药》:"性平 , 味辛 , 苦 。"
功能主治清热 , 解毒 , 活血 , 消肿 。治疔疮 , 痈肿 , 丹毒 , 跌打扭伤 , 慢性气管炎 , 急性肾炎 。
用于疮痈肿毒、皮肤湿疹、小便不利、老年慢性气管炎、白带过多、前列腺炎、痢疾 。
①《唐本草》:"食之解劳少睡 , 去虚热肿 。"
②《食疗本草》:"主丁肿 , 患火丹疮 。和土杵 , 敷之 。"
③《本草图经》:"叶:入醋细研 , 治小儿火焰丹 , 消赤肿 。"
④《救荒本草》:"敷贴肿毒、金疮 , 拔毒 。"
⑤《滇南本草》:"治小儿风热 , 攻疮毒 , 洗疥瘫痒痛 , 祛皮肤风 。"
⑥《滇南本草图说》:"治小儿风邪 , 热症惊风 , 化痰解痉 , 亦治痘风疮 , 遍身风痒 。疔 , 可攻能散 。叶:洗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