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盖碗泡茶都会烫手,烫习惯了就好?教你2种方法破解难题

文章插图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买东西如同谈恋爱,眼缘很重要。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无论是费尽千辛万苦终得知心者,还是寻寻觅觅偶遇一件好物,过程都让人记忆深刻。
同时,也让“买买买”成为了一件浪漫而有趣的事情。
但是,第一眼的感觉固然重要,可更关键的是内在,也就是所谓的品质。
选购茶具,同样如此。

文章插图
很多新茶客容易陷入误区,只关注花色和装饰,却忽略了茶具是为茶所服务的。
满眼都是青花珐琅、柴烧建盏,对于茶的滋味反而不在意了。
因此,通常推荐新人选择以白瓷盖碗作为入门。
并且,这些年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也正是那只出镜率最高的白瓷盖碗。
或许一开始,嗤其朴陋,观之淡雅,但久了便会发现,它能完美适配各个场合,各种风格。
当你不再“以貌取人”,便证明,已经顺利度过了第一关。

文章插图
《2》
关于盖碗,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就是“烫手”。
前来咨询的茶友,有七八成都提过相似的问题:盖碗泡茶太烫手怎么办?
还有个别茶友调侃道:是不是烫习惯了就好?
毋庸置疑,在练习泡茶的过程中,盖碗烫手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尤其是遇到了不趁手的盖碗,或者抓握姿势不对,泡茶时就跟握着个烫手山芋一样。
市面上的盖碗,看似差不多,实际上每个细节的差异都会带来不同手感。
想要选择一款不烫手的盖碗,3个细节很关键。
第一,盖碗的碗沿要宽
碗沿,顾名思义,就是碗的边缘。

文章插图
盖碗边沿的宽窄,决定了在出汤时,手与水之间的距离。
如果碗沿比较宽阔,注水的最高界限其实和手握的位置还有一段比较大的距离,隔绝了大部分热量后,手指感受到的温度就相对较低。
另外,宽碗沿还具有很好的散热性。
当沸水注入盖碗时,热量便会乖乖地随着碗壁,向上爬升。
升到顶部时,碗沿接收到了这些上升而来的热量,就会将它们均匀分布到整个碗沿所形成的平面上。
会导热散热,用起来自然就不那么烫手了。
除此之外,宽沿的设计,也有利于倾倒茶汤时更加流畅。
然而,那些没有沿的盖碗,上下一般齐,直愣愣的,几乎没有什么弧度,看起来就像个吃饭的碗。
可想而知,导热和散热的效果变差了,还容易出汤不利索。
在注水泡茶时,烫手的风险大大提高。

文章插图
虽然对于游刃有余的老茶客来说,不管是什么样的器型,都能轻松掌握。
但如果是新茶友遇到这样的情况,必然会手足无措,甚至摔碗。
第二,盖碗的材质要轻薄
有人认为,材质厚实的盖碗,更能防烫隔热,防止烫手。
可实际上,恰恰相反。
因为自身厚度的原因,太厚实的盖碗反而散热性差,热量在短时间内难以扩散开。
当准备提起盖碗出汤时,便会感受到整个盖碗都在散发着一股热量,难以顺利完成快出水。
并且,太厚实的盖碗,自重也比较大。
本身的重量再加上茶叶与水的重量,已远远超出了大部分人手腕能承受的限度,泡茶时会让人手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