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盖碗泡茶都会烫手,烫习惯了就好?教你2种方法破解难题( 二 )


文章插图
若一时疏忽,把盖碗打翻或摔碎,将把茶桌弄得一片狼藉。
所以,一个适用的盖碗,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中庸之道,才最为稳妥。
第三,盖碗的容量要适中
100-110毫升左右的标准盖碗,适合冲泡大多数茶类。
在我们福建,常喝的大红袍、肉桂、水仙、正山小种、福鼎白茶等等,都可以用一个标准盖碗来冲泡。
不大不小的容量,即使是手指纤细的女性茶友,也能很好抓握。
至少,不会因为太重或拿不稳的原因,导致烫伤自己。
从新手入门的角度上来看,“顺手”二字看似简单,实则处处都是细节。
先不论花色,挑选一个实用性强的基础款盖碗,用来练手,是不二之选。
听说盖碗泡茶都会烫手,烫习惯了就好?教你2种方法破解难题
文章插图
《3》
使用盖碗的方法,也颇有讲究。
首先,要学会正确的拿盖碗姿势——三指抓握法。
所谓的“三指”,是大拇指、食指和中指。
将大拇指和中指,分别握住盖碗的边沿,再将食指搭在盖钮上方,形成一个三角形。
在数学里,称三角形为最稳定的多边形结构。
平稳地端起盖碗后,手势一定要不偏不倚,让茶汤沿着盖碗口垂直向下倒进公道杯里。
至于其它手指,就自然放松地依次跟在中指之后即可。
不过,出于美观性的建议,尤其是男性,不翘兰花指为好。
听说盖碗泡茶都会烫手,烫习惯了就好?教你2种方法破解难题
文章插图
前面也提到,盖碗的边沿,尤其是宽的碗沿,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
只要正确的抓握和使用,就不会太烫手。
但也有的茶客,了解不足,直接用手指触碰碗身,也就是直接去感受沸水的热量,这样做不烫手才怪呢!
这种危险的操作,风险极大,不提倡大家效仿!
其次,注水不能太满。
新人学泡茶,因为经验有限,常常心里没个准数。
不知道注水到多少为止,有时候注水太满,合上盖子以后,滚烫的沸水还会往外溢出。
彼时,端也不是,不端也不是,让人无从下手。
只能颤颤巍巍地把盖碗稍作倾斜,把茶汤倒掉一些后,才能继续完成出汤。
听说盖碗泡茶都会烫手,烫习惯了就好?教你2种方法破解难题
文章插图
听说盖碗泡茶都会烫手,烫习惯了就好?教你2种方法破解难题
文章插图
可是,此时早已超过最佳的出汤时间,造成了闷泡。
一般情况下,注水线量与碗沿平齐即可。
熟能生巧,做到心中有数,注水刚刚好,便也就不会烫手了。
如果实在把握不准,也可以选择一个带有“注水线”的盖碗,减少被烫手的麻烦。
再次,控制出汤口的大小。
合盖以后,盖子和盖碗会形成一个开口,用于倒出茶汤。
而开口的大小,通常是根据不同茶类条索(条形)的大小、粗细来决定,因茶制宜。
如果开口太小,就会导致茶汤不顺畅,断断续续,还可能沿着盖碗边沿流到手指,导致自己被烫伤。
反之,开口太大,滚烫的茶汤又会不受控制地汹涌而出,并且携带着茶叶。
听说盖碗泡茶都会烫手,烫习惯了就好?教你2种方法破解难题
文章插图
在此情况下,也有烫手的风险。
所以,恰当调整好盖碗的开口大小,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还是要注意闷泡。
从沸水注入盖碗的那一刻起,热量就开始蔓延。
这时,如果快速倒出茶汤做到“快出水”,就能趁热量还没完全到达碗沿前,顺利完成出汤。
然而,闷泡是延长茶叶与水的接触时间。
与此同时,热量也会不断蔓延,直至让整个盖碗都变得十分烫手。
不论是从茶汤的风味展现上来看,还是从盖碗使用的安全性来看,都不建议闷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