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罗永浩!别了,锤子( 三 )

最初一听这事 , 罗子雄也觉得很扯 , 毫不犹豫就拒绝了 。 又过了三个月 , 罗永浩又找上门来 , 邀请他去北京听自己的演讲 。

这一次罗永浩玩起了套路 , 特意做了一张罗子雄的海报放在演讲里 。 后者看见后瞬间就感觉很happy 。 获得了足够面子 , 自然就得回报里子 , 于是他二话没说就回武汉直接把公司关了 , 下定决心要来北京和前者游剑江湖 。

罗子雄说 , 我也是理想主义者 , 我觉得自己和他是一类人 。 从那一刻开始 , 他与老罗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同志 。

15个人磕磕绊绊 , 在2013年3月终于做了第一场自己的ROM发布会 。 然而这是一场很失败的发布会 , 开会前三天还在改PPT , 演讲的人也不自信 , 严重影响了设计成果 。

但即便这样糟糕 , 还是打动了场下的另一个人 , 而在未来他成为了锤子科技引擎式人物——钱晨 。

作为锤子的第48号员工 , 不同其他大多数人 , 如果说其他人是罗永浩的理想主义追随者 , 那钱晨就是那个把理想主义拉回地面 , 变成现实的人 。

在入职锤子之前 , 钱晨在摩托罗拉干了13年 , 圈内名气很大 , 而这恰好也是摩托罗拉逐步走向衰落的 13 年 。

钱晨在摩托罗拉的体制内 , 锻炼出了做手机的眼光和能力 , 可时运不济 , 搭上了棵大树 , 却临近暮年 。 转身离开的背后 , 是整个手机行业的风起云涌 。

雷军三个月搞不定的男人 , 罗永浩就用六个月 。 钱晨在加入锤子以前 , 外界几乎都认为锤子是做“贴牌机”的 , 而在这之后 , 外界的质疑才逐渐平息 , 罗永浩的手机事业也开始走上正轨 。

而且钱晨入职的背后还买一送一 , 它吸引了正在飞利浦工作的李剑叶 , 很快 , 后者也改换山头 。

这位飞利浦香港最年轻的中国籍产品设计顾问 , 在看到T1外形稿的时候 , 并不觉得有多惊艳 , 但当他听闻钱晨已经入职后 , 就再也没有犹豫 。

文武集齐 , 兵强马壮 , 江湖险恶 , 我有兄弟 。

出发吧 , 让别人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 , 这场仗究竟要打多久 , 小米说了不算 , 华为说了也不算 , 一直要打到完全胜利!

一年后的2014 , 锤子T1在万众瞩目下如约和外界见面 。 发布会结束后的48小时内 , 预订单数超过5万 , 当所有人都以为一切已经走上了正轨 , 锤子未来可期时 , 却被富士康两肋插刀 。

T1的横空出世 , 订单量暴增 , 罗永浩找到了富士康廊坊代工厂 , 本着互利互惠的精神 , 双方就手机生产问题交换了若干宝贵意见 , 确立了接下来“两个必须”的工作方针 。

一是必须要快 , 二是必须要好 。 可结果还是让人大跌眼镜 , TI不但遭遇了产能危机 , 而且质量问题频发 , 铺天盖地的投诉让罗永浩头大如斗 。

锤子手机是东半球第一 , 出了毛病 , 自然是制造商的问题 。 这个锅 , 你姓郭的不背 , 还要让我姓罗的背不成?

事实上 , 罗永浩的不幸在于 , 生于白山黑水之间 , 似乎与黑锅有着不解之缘 , 富士康之后 , 锤子又找到另外两家代工厂 , 一个叫松日 , 一个叫中天信 。

结果是 , 一个欠钱被供应商围剿自身难保 , 一个老板跑路时速两百码 。

三权易位

实际上 , 真正让锤子陷入危机的并不是背了代工厂甩的锅 , 也不全是资金链断裂惹的祸 , 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事动荡 。

纵观锤子科技的权力架构 , 有点类似于古代政治学中君权、宦权、相权的铁三角组合 。

罗永浩是绝对权威为第一派;朱萧木、肖鹏、方迟等创始成员虽有自己的小山头 , 但始终忠于罗永浩一人;而以钱晨为代表的摩托罗拉系掌管着手机大小事务 , 却没有掌握集团生死大权 , 为最后一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