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猎民村:从原始村落到最美乡村( 二 )
“在禁猎以后狩猎文化逐渐趋于消失 , 但当年鄂伦春族人用于狩猎的工具我们还有所保留 , 现在我们将狩猎时吸引鹿的工具鹿哨 , 演变成乐器 , 编入到鄂伦春原生态的曲调之中 , 演奏出赋有鄂伦春文化特色的乐曲 。 还把珍藏的用于驱寒保暖的狍皮、鹿皮制作的冬季服装 , 做成了服装展示区 , 供游客欣赏和拍照 。 ”李林涛如是说 。
鄂伦春族人是长期生活在白桦林中的 , 他们会用桦树皮制作成桶、盆、碗、盒等 , 上面用压印、拼贴、烙烫和绘画等多种手法装饰出丰富多彩的图案 。 采访人员在景区看到 , 现在桦树皮制品也已成为精美的旅游纪念品 , 纯手工的制作工艺 , 最原始的制作方式 , 显示出鄂伦春妇女的精湛手艺和艺术天赋 。
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浓厚的民族人文风情的多布库尔猎民村 , 现在是展示鄂伦春民族独特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不可或缺的窗口 。 为了保护鄂伦春文化传统与习俗 , 当地还完整地保留着鄂伦春猎民生产生活方式、原生态文化 。
多布库尔猎民村是以鄂伦春民族为主的聚居村 , 现有鄂伦春族155人 , 占全村人口78% , 民族文化底蕴深厚 , 民族语言、民族习俗、民族手工艺品传承人较多 。
李林涛说:“在传承跟挖掘鄂伦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 , 我们有民族顾问团队 , 也有制作鄂伦春族服饰的老艺人 , 甚至因为需要发掘最具特色的鄂伦春民族风俗 , 驱车几十公里 , 拜访鄂伦春族老人 。 接下来我们还想把所有研究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专家学者以及学子们邀请到咱们多布库尔 , 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鄂伦春族 。 ”(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