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1970年 。我16岁 。12月末的那天晚上11点钟,临近午夜时分,我登上了东行的火车 。我当兵啦!……”
小说开笔简洁而大气 。故事讲述的是和平年代里,“我”(刘立宪)和一群刚入伍的新战友,都是十六七岁的小兵,在新兵连度过的一段朝气蓬勃的、如同熔炉般火热和沸腾的军营生活,塑造了一组性格鲜活的、少年壮志不言愁的小兵形象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性格特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面貌 。但无论是处在哪个时代的少年人,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都富有朝气和力量,都拥有梦想,都富有英雄崇拜的情怀 。《小兵雄赳赳》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的励志小说,也是一曲有关英雄梦想的“淬炼和锻打之歌”,作者带着我们重温了一段青春似火、激情燃烧的新兵岁月 。
因为作者在新兵连里亲身摸爬滚打过,谙熟小兵们火热的日常生活,再加上他也熟悉山东农村生活细节,多采用鲜活、质朴的生活语言来勾勒细节、刻画人物,因此,小说的故事和人物都非常接地气,无论是叙述语言还是人物对话,都简洁、鲜活而单纯,带着清新逼人的生活气息,明亮、明快和活色生香 。
例如写小兵们打篮球,像守阵地一样,为了连队的荣誉,个个豁出命似的在球场上横冲直撞,结果,马大壮的衣服给撕得稀巴烂,回家挨了他妈一顿笤帚疙瘩;小兵秦东久刚进部队那会儿十分想家,晚上像一只豆虫蜷在豆叶上,一耸一耸哭得好伤心;在侯班长眼里,部队医院的漂亮护士,眼睛像两颗毛栗子,手指头嫩得和葱段子似的,而老家里的赤脚医生留给他的印象是:手指头赛过青冈木烧出来的木炭;写新兵们参观那些训练有素的老兵叠出的被子,简直就是一块一块切得很整齐的豆腐干;写一位老兵、郝司务长掏出纸和油脂麻花的烟口袋,从口袋里捏出一撮烟叶子,熟练地卷了一根“大炮”抽起来的样子:浓烟从他的鼻孔眼里喷出来,让人想起火车头……像这样用鲜活、简洁的生活语言描写的细节,真实而生动,在小说里俯拾即是,让人过目不忘 。
小说重点书写的还是“我”和战友们“淬火”般的新兵生活和成长经历 。
主人公第一次领到鲜红的领章和帽徽时,就有这样的描写:
我的眼前像是燃起了两团火——
我的棉衣领子上,有了两面火红的旗帜 。
今天我们发了领章和帽徽!发领章帽徽的场面挺叫我激动的,“大家要把名字、部队番号和血型写在这里和这里 。”陈连长指着帽子里面和领章后面说 。
有人问,为什么要写这些呢?陈连长说,以后打仗你受了伤,得输血,一看这个就知道了,要是输错了血,你就完蛋啦!
于是,“我”和战友们都用钢笔把自己的名字、部队番号和血型,都小心翼翼地填写进帽子和领章后面的格子里 。佩戴上了庄严的领章和帽徽,小兵们一个个顿时拥有了一种神圣感和自豪感 。“两团火苗在眼前闪耀,我好像在做梦!”
小说写到最后,经过一次次淬火和锻炼而渐渐成熟成长起来的主人公刘立宪,告别新兵连,迈开坚定的步伐,追赶着长途拉练的大部队,要去演习的前线指挥部报到了 。在他的心目中,“前指”、作战室,才是一个战士、一个真正的军人的岗位 。年轻而坚定的战士,迈着雄赳赳的步伐,朝着自己心中的梦想和目标追去 。整个小说也在这里,干净利落而又有力地画上了句号 。
人民军队就像一道滚滚向前的铁流,整个部队在成长,小战士们成长的脚步,也一步步踏实而坚定地向前迈进,谁也没有后退和落伍 。人民军队也像是一座炉火通红的大熔炉,能把所有粗糙、顽劣和胆怯、软弱的少年人,淬炼和锻打成真正的男子汉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从这些分别来自城市和乡村、有着不同家庭背景的小兵身上,我们也看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那个特殊时代的共和国影像和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感受到了在那个相对来说比较贫困、封闭和沉闷的年代里的一代青春芳华,以及未曾熄灭的理想主义与英雄梦想的火焰 。
- 客厅装饰画怎么选 颜值高寓意好的花鸟画堪称经典
- 古人讲,\”天人合一\”,现在人讲“人定胜天\”。怎么解读
- 有没有哪本书,阅读后感觉整个人都升华了求分享
- 为什么有些人读外国名著总觉得索然无味
- 孩子13岁读初一,宁死不愿意上学,怎么办
- 新中式那些经典又独特的气质美,让人沉醉!
- 夜晚适合读书,但熬夜会把身体拖垮,该怎么办
- 夏日狗狗能吃冰淇淋吗?小宠医师解读夏日狗狗能不能吃冰淇淋
- 现代欧式风格的小户型,全屋定制超实用,经典灰色色系超好看
- 如何在一年内读完100本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