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防水茅”跌停蒸发130亿,东方雨虹能走出当前阴霾吗?( 二 )


这还不包括党政机关大楼、医院、学校、商场、体育馆等公共建筑屋面的新建和改造的 , 这块规模甚至还会超过工业屋面面积 。
尽管 , 东方雨虹目前在光伏屋面的收入不足5亿元 , 但该细分市场刚刚崛起 , 并且公司又是国内最成熟的TPO服务商 , 竞争优势明显 。
最后 , 公司在保温、砂浆、修缮、非织造布等业务所在的细分板块成长空间均不小 , 具体规模不再拆解 。 从上述业务空间测算不难看出 , 仅防水、涂料、TPO潜在市场空间就接近5000亿元 。
而眼下 , 东方雨虹最切实的增长逻辑是各模块市占率的提升 , 围绕“双碳”目标 , 落地的各项政策有望加速建材行业的整合 。
仅以防水建材市场为例 , 2020 年 , 公司该部分营收为217.3 亿 , 占当年防水整体市场规模的约12% , 后四名的科顺股份、北新建材、凯伦股份、三棵树分别为3.44%、1.82%、1.10%、0.51% , CR5不足20% 。
政策将是建材市场集中提升的最大催化剂 , 传闻一直要落地的防水新规提出两大要求:1)保质期延长 , 从之前5年延长到25年 , 地下室与主体结构工程同寿命 。 (2)原来不强制做防水的外墙、钢结构屋面也要做防水 。

新规有望将许多技术水平差、生产工艺落后 , 环保问题突出的中小企业淘汰 , 此外外墙等部位的硬性防水要求 , 也会带来至少50%的市场扩容 。
乐观假设 , 2025年 , 东方雨虹在防水建材领域的市占率达到30% , 意味着营收超过700亿元 , 再加上涂料、于其它业务 , 尤其是与TPO业务的爆发 , 公司总收入有望达到1000亿元 , 将是2020年收入的4-5倍 。
巨大的增量空间给了东方雨虹业绩稳步增长的坚实基础 , 这也是公司不惧当下房地产下行的最大底气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 , 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 , 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
【千亿“防水茅”跌停蒸发130亿,东方雨虹能走出当前阴霾吗?】——END——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