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具有浓厚地方特色与民俗心理、行为规范的皖南民居、家具 , 作为民间艺术的一派 , 渗透着古徽洲民间文化的原汁原味 , 这其中有人们喜闻乐见的“八仙过海”、“和合二仙”、“观音渡海”、《西游记》中的“闹天宫”、“猪八戒娶亲”、“三打白骨精”、“瑶池琼会”、“郭子仪祝寿”、“刘备招亲”、“麻姑祝寿”、“福禄寿”、“麒麟送子”、“抬角戏”和“闹元霄灯会” , 以及体现劳动人民传统观念和美好向往的忠-“岳母刺字”;孝-“卧冰取鱼”、“封股疗母疾”;节-“民族英雄像”、“杨家将”、“戚家兵”;义-“周仁献嫂”、“苏武牧羊”等画面 。
也有地方山水题材类 , 如:“黄山松涛”、“黄海(山)云涌”、“白岳飞云”、“寿山旭日”、“彰山叠翠”、“石洞流霞”、“碎石滩头”、“大屏积雪”、“石印回澜”、“龙尾山色”、“太白湖光”、“孤峰盘翠”、“烟云铺海”、“双桥夜月”、“阊门石峡”、“青萝线天”、“松萝雪斋”和“屯清归帆”等具有各地代表性的山水风光 。
也还有表现新安江、渐江、练江、阊江、乳溪和徽水的沿岸风光 。以动物、花卉、树木、八宝博古、云头、回纹、几何形体和诗文为内容的木雕 , 如:龙、凤、狮、虎、象、麒麟和鳌鱼 , 以及鸡、鸭、鹅、猪、马、牛和羊等家禽家畜 。
还有徽州特有的动物“四不象”;表现吉祥如意的“喜(喜鹊)、禄(鹿)、封(蜂)、侯(猴)”、“喜事连(莲)年”、“鹿鹤同春”、“三羊开泰”、“五福(蝠)捧寿”、“喜鹤登梅”和“岁寒三友”;以及石榴象征多子 , 桃子代表长寿 , 牡丹表示富贵等 。
传统蕴含变化?
本土家族与外族文化“逆袭”出多元交汇
徽州山区盛产木材 , 皖地民居建筑绝大多数都是砖木石结构 , 使用木料特多且木材质料优良 。 通常家具、门窗都由相同工匠设计 , 形成统一的风格 。
皖地民居中家具的布局 , 主体现纲常伦理对称固定的布局形式 , 亦有丰富的理学思想、宗族信仰等人文内涵 。 分厅堂家具、书房家具、卧室家具和其他类家具
上房的明间叫厅堂 。 厅堂不仅是家庭生活的起居空间 , 也是拜祭祖先、婚丧嫁娶、寿禧庆典、教化子女的重地 , 是家庭的礼制中心 , 家长制的象征 。
厅堂的家具非常讲究 , 家具的布局、形制和风格具有很强的保守性 , 几乎一成不变 , 象征着儒家理学庄重、肃穆的伦理纲常 。 皖南民居家具适应建筑 , 在陈设上讲究规范化和对称性 。 正厅一般都有一个太师壁的布局 , 厅堂后的金柱间做樘板 , 称为太师壁 , 中间是一幅中堂画 , 两边是楹联 , 太师壁的下面有张长条案 , 过去供祖先神主 , 设香炉神台 , 近代摆自鸣钟 , 钟的东边摆瓶西边摆镜 , 取其谐音为“终生平静” , 祝祷在外经商的男主人平安顺利 。 条案前是八仙桌 , 两边配太师椅各一把 , 是主人和客人落座之处 。 中堂两边 , 沿分隔堂屋和卧室的樘板对称各摆椅子和茶几 , 每侧三椅两几 。 厅堂共有一张条案、一张八仙桌、八把太师椅 , 称为“一堂”家具 。
厅堂的家具类型有:桌类(图7)(八仙桌、圆桌)、条案类、椅类(图8)(靠背椅、太师椅(扶手椅)、交椅、圈椅)、架几类(茶几 , 花几)茶几最普遍 , 方形 , 中有隔板 , 裙板有花纹雕饰 。
民居中的充当书房功能的是别厅 。 古徽州人强调读书和明理 , 书房家具的书卷气要远远高过其他类型的家具 。 书房也是家族住宅团组中形制变化最多的 , 它没有一定的格式 , 也不受任何礼教的约束 , 整个风格力求亲切雅致 , 显得活泼、轻快、舒朗 , 但作为商人的生活环境 , 仍不免华丽 。 书房的家具很精致 , 新颖多变 。 种类有:书桌、椅子、书架 , 也有不少专门家具 , 例如棋桌、琴桌和画桌等 , 用料和制作工艺都追求精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