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有哪些男生不知道的“秘密”( 二 )


我有一位学兄叫浓,在初中时比我高一班 。浓从小就是孤儿,都是国家和集体供他读书 。浓初中毕业后就报名参军报效祖国 。从部队复员到地方后被xx安排在县气象站工作 。浓因为从小就生活艰辛,性格比较沉默 。他对x和国家感恩戴德,积极要求上进,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年纪轻轻就入了x,成为工程师、业务骨干,年年都是先进工作者;他沉默寡言却为人真挚,办事谨慎稳重,从不说大话、夸海口,深得大家敬重 。
1970年我被安排在国营工厂工作,和浓的工单位相距有五公里远 。我知道他没有兄弟姐妹,在敬重他的同时又非常同情他,因此就有意常去走动,去的时候也会从县城买点菜,或买两斤米粉丝等手信带去,让他感受到兄弟般友情的温暖 。有时他想我了,就打电话来问我星期天有没有空来,如有空来,他就会预先在单位伙房里开多一份饭,让我在他那里吃了午饭才回工厂 。有时候我去县图书馆借书,也会顺便去浓兄那里吃个午饭才回厂 。1977年恢复高考,考试那三天,他每天中午都会非常准时地弄好午饭,等着我从考场回来吃饭热菜香的午饭,那一种感动,如今半世纪过去,想起来都还会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
我因为有作家之梦,成了晩婚一族,浓兄也曾时常关心、催促我找对象 。后来,我终于谈恋爱时,我diyi次就是带对象去浓兄那里,请浓兄帮我做参谋,听取浓兄的意见 。得到浓兄的肯定、支持后,我就下定了决心 。我们结婚时,因为当年工厂春节放假时间很短,我和弟弟又在同一天结婚,农村风俗兄弟俩不能同时在家里办婚礼,浓兄夫妻知道实情后,全力支持我们在他单位的家里(并借一个单位客厅)举办简单的婚礼 。这不是我要铺张显摆,而是我认为我们是明媒正娶,是光明正大的结婚,要拜天地,要报告并请朋友们证婚 。虽然那时请朋友四五十位,算是革命化的婚礼,但诸多事情都在浓兄字里操办,也实在给他们添了许多麻烦 。这一份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的情谊,相信无人不赞 。
我们结婚一年后生了小孩,为解决两地分居问题,我调到妻子单位工作 。这七年之中,我们平时很少见面,多是在春节期间向浓兄拜年,但我们的友情一直很好 。七年之后我调到县xx工作,住房是最大的问题 。浓兄真是心有灵犀,想我们所想,急我们所急,主动帮助我们租到一套房子,帮助我们解决了最大的住房困难,并在生活上给予我们许多帮助 。
再后来我调到市里工作,家也搬到市里 。虽然见面少了,但我们的情谊却更深了 。我的每一点进步浓兄都很清楚,说明他对我的关注和关心 。每年春节,我们都要去向他们拜年 。再后来,浓兄退休后到广州为他第二儿子带小孩,我们相距更远,见面的机会更少了 。那一年我到省里申报职称,就特地上浓兄家拜访,汇报我的情况,畅叙友情 。
浓兄政zhi上、思想上、工作上是我的楷模;生活上、为人处世上是我学习的榜样,对我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帮助和重要的影响,对我们的家庭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和支持,这不仅是真挚的友情,而且是难忙的恩情 。现在大家都退休多年,进入老年,他在广州我们在上海,相隔千里之遥见面的机会很少,但我们不时有电话联系互相问安,年节互相祝福,真挚友情依然如故 。
另外也有两位挚友,一位叫秋明,一位叫银乔,各自在不同单位工作,虽然不能常见面,但彼此之间互相敬重,情真意挚,既不是图吃论喝的酒肉朋友,也无市侩互为营利之事 。
秋明是我异校同届高中毕业生,我比他先一年安排工作 。他分配工作到县城报到的diyi天,是我和他的一个同班同学一起去县城接他,带着他一起到县革委会生产组、县工业局和单位去报到 。我们成为朋友后,彼此之间有比较多的共同语言,他富有正义感,对好些事情的看法比较客观,我们的性格都是不喜欢夸夸其谈的人,我们之间互相敬重,友情真挚纯粹 。那时候,我三天两头要到县图书馆借书,有一次我上夜班,早饭后去县图书馆借书,刚好在县城碰到秋明,他就对我说,他马上回单位去,叫单位伙房多开一份午饭,中午就去他那里吃午饭,聊聊天 。那些年,我因为常到县图书馆借书,曾经多次在他那里吃过午饭 。虽则那是职工伙房的日常伙食,没有特别加菜,但那一粥一饭,都是挚友的一份深情!后来秋明调到11万伏变电站工作,我们离得远了;再后来我又调到市里工作了,但我们的友情一直非常深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