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降噪耳机真能降噪吗?专家:真不一定,还有风险

这两年 , 市场上开始流行各式各样的降噪耳机 , 商家宣称这种耳机可以利用芯片抵消或减弱外界噪音 , 达到保护听力的目的 。 事实确实如此吗?日前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专门针对主动降噪耳机进行了风险监测 , 监测中五成的降噪耳机降噪量不足 , 不仅无法有效保护听力 , 反而存在一定的听力损伤风险 。
风险监测中五成降噪耳机降噪量不足
【主动|降噪耳机真能降噪吗?专家:真不一定,还有风险】采访人员了解到 , 有的降噪耳机是通过耳塞或结构隔离外部噪音 , 也就是用堵的办法降低噪音 , 但是效果欠佳 。 而目前市场上还出现了一种主动降噪耳机 , 可以通过芯片处理外部噪音 , 是目前效果最好的降噪产品 。
耳机销售人员:主动(降噪)是(靠)芯片 , 芯片带降噪(功能)就叫主动降噪 。
采访人员:芯片带降噪 , 通过什么原理?
耳机销售人员:芯片带处理杂音的效果嘛 , 就是说过滤 , 直接把杂音过滤掉 。
采访人员同时对电商平台销售的耳机产品也进行了调查 , 发现在电商平台 , “主动降噪”已经成了大多数耳机产品共同的卖点 。 “智能数字降噪”“多维降噪” , 各种围绕降噪的宣传词语高频出现 。 但是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耳机产品 , 消费者难以知晓其真正的降噪性能 。 日前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专门针对主动降噪耳机进行了风险监测 。
此次风险监测主要针对电商平台宣称为主动降噪的耳机产品 , 共涉及47家企业的60副耳机 , 其中25副是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 , 35副是入耳式主动降噪耳机 。 耳机价格区间在199元到2950元 , 其中国内品牌耳机20副 , 国外品牌的主动降噪耳机40副 。 因为目前国内的标准只针对通用耳机 , 因而风险监测当中参考了欧盟及军用的相关标准 , 对最大声压级、主动降噪量、综合降噪量等项目进行了检测 。
主动|降噪耳机真能降噪吗?专家:真不一定,还有风险
文章图片

测试人员模拟了车站、机场等场所的噪音环境 , 输送100分贝的总噪音量 , 然后打开测试耳机的主动降噪开关 , 检验主动降噪效果 。 采访人员看到 , 降噪曲线图显示 , 测试耳机开启主动降噪功能后 , 低频段的声音曲线与100分贝的噪音曲线几乎重合 , 也就是说 , 这款耳机即使打开了降噪功能 , 耳机低频部分的声音仍然是100分贝 。
主动|降噪耳机真能降噪吗?专家:真不一定,还有风险
文章图片

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程师 赵静:我们看一下 , 这款耳机开启了主动降噪以后的曲线 , 在低频部分几乎和噪声曲线是重合的 , 几乎没有什么降噪 , 在数值上只(下降)了不到两个db 。 比如说在飞机上或者火车站这种比较嘈杂的场所 , 这种降噪效果就差一些 , 起不到降噪的效果
采访人员调查了解到 , 这款宣称具备主动降噪功能的耳机 , 其客服人员声称低频段可降低20分贝的噪音 , 但是实测表明降噪量还不到10分贝 。 测试工程师透露 , 当耳机的主动降噪量低于10分贝时 , 实际的降噪体验效果并不好 。 而在测试的所有60副耳机产品当中 , 主动降噪量低于10分贝的就多达30副 , 这其中还有部分产品主动降噪量低于5分贝 , 占比超过了10% , 降噪能力严重不足 。
主动|降噪耳机真能降噪吗?专家:真不一定,还有风险
文章图片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监督司安全评估处处长 李贺军:有较大比例的产品降噪量控制不足 , 识别外部噪声的精度也有一定的不足 。 同时 , 尽管最大声压级指标较为稳定 , 但仍需要提醒消费者 , 注意控制使用时间 , 以免造成听力的损伤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