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直接从员工账户里取钱 , 这种手法历史上有过 , 不过结局都不太好 , 换来的都是陈胜吴广朱元璋之类的刀枪棍棒 。
咦?房地产 , 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媒介 , 拥有不错的“转移属性” 。
员工都有买房的需求 , 住在自己的屋子里 , 生活也都有了奔头 , 而企业又能提供建造房屋的主要原料 , 土地 。
至此一个完整的链路成型了:
企业从银行高杠杆举债 , 然后再把土地卖给开发商 , 开发商把房子卖给员工 , 员工从银行借钱买房 。
企业顺利把债务转移到了员工的身上 。
有人看到这里愤怒了 , 到头来都是满满的套路啊……
别着急 , 这还要看企业举债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
2套路与机遇
在所有“上市企业”中 , 深圳其实就是一个不错的模板 。
早期 , 深圳从香港学来土地出让金制度后 , 疯狂卖地 , 积累原始资本 , 员工买房 , 趋之若鹜 。
紧接着深圳用这些原始资本进行配套建设和“招商引资” , 地铁、道路、桥梁、学校、医院、公园等等大型基建陆续落地 , 500强接踵而至 。
当企业能提供更多高薪工作岗位时 , 更多优质的员工就会从全国各地纷涌而至 。
这时候那些早期被企业转移杠杆的人们 , 突然发现 , 房子因为稀缺性增值了 , 自己可以把杠杆转移给后来者 , 而自己又可以买到更好的房子 , 或者直接兑换成现金 。
你看 , 好的企业 , 虽然在陆续转移杠杆 , 但员工并未吃亏 , 反而能分得企业发展红利 , 更上一层楼 。
这样深圳就进入了“经营的良性循环” 。
其实深圳在2018年左右 , 房价还是很匹配城市价值的 , 那时候也就在4-5万元/平米 。
问题出现在2020-2021 , 房地产过度扩张 , 导致房价极速拉升 , 最恐怖的时候 , 房价一度超越北上广 , 高达8.5万元/平米 。
当房价严重高于员工收入时 , 这时候就会出现“债务泡沫” , 一旦整个市场不景气 , 企业转移到员工身上的杠杆很容易断裂 , 造成系统性风险 。
所以深圳这家“企业” , 在2021年时遭遇了历史级的调控打压 , 整个市场缩回到理性区间 , 企业的董事长因为这事儿还被“双规”了 。
在市场上 , 企业们分为两派 , 一类是投资扩张派 , 一类是苦心经营派 。
投资扩张派 , 就是提前举债 , 以透支员工未来购买力博取发展机遇 , 一旦招商引资成功 , 房价就会从泡沫变成石头落地 。
这个派别比较激进 , 风险大收益高 , 一旦赌对了 , 城市立马起飞 , 北上广深都是这样起来的 。
苦心经营派则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购买力 , 一步一个脚印 , 踏实前行 , 不让房价出现泡沫 , 心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
这个派别比较本分 , 风险小收益低 , 典型比如重庆和长沙 , 这些年发展也不错 。
然而现在最大的问题就出现在 , 这些企业无论自己的底子如何 , 都要跟在北上广深后面 , 学如何投资扩张 。
企业大力举债 , 新区遍地开花 , 地价房价一炒再炒 , 杠杆过度转移给员工 , 结果招商引资一塌糊涂 , 胡吃海喝倒是不错 。
钱花光了 , 居民的债务没有解除 , 没有好的就业岗位 , 更没有新的员工入场 , 一切都玩完了 。
3静默无声
近几年 , 最难受的就是河南、湖北、湖南的员工 。
这些地方的企业跟着北上广深学野蛮扩张 , 得其形而未得其髓 , 债务转移给员工了 , 但招商引资却没什么成绩 。
最扯的是 , 开发商因为市场太差卖不出去房子 , 或者杠杆太高 , 资金链断裂跑路了 , 丢下了一大堆烂尾盘 。
- 男子用砖块砸死女友,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他还说不后悔
- 抽脂瘦腿术到底有多大风险?
- 到底纹眉、绣眉好还是每天画眉好呢?
- 将土豆减肥进行到底
- 喝水瘦身 到底有没有效果
- 减肥如同储蓄 你到底会不会算
- 陈志明打扮特异,在小虎队里面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 男人到底喜欢什么身材的女人
- 音乐翻唱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翻唱改编音乐作品是一种突破吗
- 坐月子是黄金恢复期,夏天坐月子如何做到多吃不胖,一路瘦到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