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常说的“惊蛰不下雨,今年要饿死”是什么意思,有啥道理?题主说惊厥,应该是笔误 。农村老辈人是说过“惊蛰不下雨,今年要饿死”的老话的 。虽说有点夸张,但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在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前后,一定要下场雨的,不然会影响到今年一年的粮食收成 。

文章插图
今天就是3月6日惊蛰,我们这里天气情况是阴天有风,还是很冷的,老家很多老年人都很担忧,因为农村老俗话说又说“惊蛰不下雨,粮仓见到底”,“惊蛰不打雷,粮食减三成” 。看来,惊蛰节气的天气变化,对农作物真的很有影响的,这个是农事周期律活动,是农民长年累月经验教训的总结,还是有八成准确的 。
“惊蛰不下雨,今年要饿死”是有些夸大其词,但不代表不会有坏事发生 。不过据我观察,惊蛰节气当天,不下雨也属于很正常的天气情况,南方北方地域那么广阔,有的地方会打雷下雨,有的地方根本就不会 。比方南方地区,在惊蛰之前就可能会下雨打雷,但在北方,极有可能在惊蛰之后好多天 。
“春雨贵如油”啊!但是,农村老俗话说也不是无凭无据瞎说的,是多年来老农民统计出来的周期律,大部分年份还是挺准的 。哪年惊蛰不下雨,哪年就确实会有减产的可能 。如果惊蛰不下雨,却正赶上农民春耕春播,土壤里缺少墒情,会不会影响耕地和种子下播的呢?播种以后,种子的出苗率有保证吗?这都是问题 。
“大雪不冷,惊蛰不开”,说的还是和雨水有关 。在冬天如果有三场大雪,那么来年开春土地里的墒情也会不差,不影响春耕春播的 。就怕大雪不冻,惊蛰又不下雨,那真的是农民要粮仓见底了,没有粮食吃,不饿死才怪 。
俗话说一场春雨一场暖,如果惊蛰不下雨,开春就会是旱天,干旱的天气对农作物丰产有致命的影响,因为没有雨水的滋润,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就没办法输运,结果冬春庄稼长势不好,是可以预料到的 。
天上初现春雷,地下万物复苏,天气回暖,雨水就会增多 。因此不必挂怀惊蛰这一天会不会下雨 。现在二十四节气可能没以前那么准确了,可能要前后移动或者推迟,也很正常的 。只要清明节之前还会下雨,就不用担心农作物的墒情问题 。但惊蛰以后,经常阴雨霏霏的话也不好,会气温连续下降,反而影响农作物生长 。

文章插图
关于惊蛰的谚语太多了,例如“春雷一声响,黄金千万两” 。惊蛰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在雨水之后,按照常理雨水过后就很难形成降雪了,如果有天气也是开始降雨,降雨自然要打雷 。古代的田地浇水问题是头等大问题,很多田地依据距离水源远近收租多少都不一样,大家都知道,没有水,别说丰收,颗粒不收都有可能 。

文章插图
水对万物的生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人为的农作物,在近代电力系统不完善的时候农民刚刚能够使用水泵浇地,老农民通常是昼夜交替一家挨一家的轮着,水泵昼夜不停的工作,赶上停电还要在夜里等着,就睡在田地里 。可以想象在没有水泵之前的老农民为了能够从地里刨口吃的,有多难 。看影视剧《大秦帝国》,两个宗族为了水源大打出手的情况不是偶然,是一种必然,没有粮食拿什么生存 。

文章插图
惊蛰的含义,就是春雷滚滚,惊醒冬眠的万物 。也就是从惊蛰之后,各种小虫子、小草小花都开始萌发,气温回暖万物奔着新生活开始生长 。惊蛰也是老农民开始管理农作物的开始,有些地区从惊蛰前后就开始浇灌麦田,为小麦返青补水补肥 。如果在古代惊蛰这几天没有充足的雨水,播不了种子自然就没有收成,没有雨水谁敢播种 。
- 农村流行起“娶妻”新俗语,句句大实话也很接地气,你知道多少?
- 月瘦12斤?酸奶混搭减肥
- 喷油嘴清洗
- 很多农村老人害怕火化,他们觉得太痛了受不了,火化真的会痛吗?
- 身边小物日常生活中轻松减肥
- 阴道非正常出血背后的3大原因
- 爱美女性:经常美甲 小心“指甲病”缠身
- 一个城里人到农村租地种菜,是一种什么感受?
- 小河虾整个都能吃吗 农村河沟里的小虾米能吃吗?
- 常见中医减肥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