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我国在浴血奋战时,印度在干什么?( 三 )


但因为印度的各种物资被抽调去供养英国本土了,大量的印度本地人在高强度的工作和饥饿中死亡 。比如1943年印度孟加拉邦发生大饥荒,这种情况下英国还抽调印度的粮食去英国本土,数百万人被饿死 。这也是二战后大量印度士兵起义反抗英国统治的原因之一 。
曾经有人问过英国战时首相丘吉尔怎么看因为英国殖民者抽调印度粮食饿死印度人的事,丘吉尔说:印度人是动物般的民族 。饥荒是他们自己的错,他们繁殖起来像兔子 。
二战中,印度的表现虽消极但也为这个世界作出了一些贡献,印度政府向中国和英国派遣了部分医疗队,柯棣华大夫在中国人人皆知 。但是在整个二战中,印度政府的表现是不如人意,因为战火沒有烧到他的土地上,对中国有一点隔岸观火,幸灾乐祸的快感,他从内心里希望小日本能把战火烧到青藏高原,他可以在乱中实现英国人为他画的大饼,麦克马洪线 。当中国远征军借道印度稍事休整时,把中国军人当贼防,二战结束后,印度参加审判日本战犯的法官,极力为日本洗脱罪名,至今日本人还把这位印度人,称为日本挽救日本人的英雄 。纵观整个二战,印度人在战争中既未参加,也没做出什么贡献,只有几支私人医疗队参加了救死扶伤,但他确窃取了二战一些成果,当然与他的圆滑的国际关系和英美两大国的私心有关 。
二战时期的印度当然也在为其民族独立在浴血奋战 。
印度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含义不尽相同,二战时期的印度还处于英国殖民时期,英属印度至少包括现在的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南亚次大陆广袤的领土 。而此时的印度由包括600多个自治的君主国构成,他们各自为政,印度地方的贵族实质上就是土皇帝,由于山高皇帝远,实质上并不受英国殖民政府的控制 。对于这些土邦,即使二战爆发,他们也是接着奏乐,接着舞,并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 。
而且这些土邦并没有国家意识,都是以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吃瓜心态看待谁可以入主印度 。因此无论是日本还是英国都想极力拉拢他们,并没有想招惹他们的意思,只要他们不闹事,那就可以和平相处 。只有在印巴分治后,这些土邦才被迫卷入印巴冲突进行选边站 。
英国政府还借了数十亿英镑用于印度在二战时期的花销 。印度还为美国在中缅印战区支援中国的行动提供了基地 。印度军队在欧洲战场对抗德国,在北非对抗德国和意大利,在南亚地区保卫印度对抗日本,在缅甸抗击日军,另外还帮助夺回英国殖民地,如新加坡和香港,在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 。超过8.7万名英属印度士兵和300万平民在二战中丧生,英国陆军元帅克劳德·奥金莱克对印度士兵给予了高度评价:“如果没有印度军队,英国不可能同时扛住两次世界大战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好在印度士兵为英国填坑,为他们垫背 。
关于印度卷入战争,印度各界的意见分歧很大 。当时英属印度的穆斯林联盟为支持英国的战争努力,而当时印度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政党国大党由甘地、萨达尔·瓦拉布哈伊·帕特尔和毛拉娜·阿扎德领导,他们尽管谴责纳粹德国,但在参战之前,在印度国民议会上要求独立,以换取英属印度参战的条件 。
国会于1942年8月发起了“退出印度运动”,拒绝与英国政府以任何方式合作,直到获得独立 。英国猝不及防,只能选择立即逮捕了6万多名示威游行的印度人,然后采取镇压国大党支持者的暴力行动 。尽管甘地因健康原因于1944年5月获释,但国大党的主要领导人一直被关在监狱里直到1945年6月 。期间国大党的领导人与世隔绝,在印度几乎没有发挥什么影响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