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我国在浴血奋战时,印度在干什么?( 六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是英国殖民地 。英国在二战时属于同盟国阵营,是对抗德日法西斯的主力之一,因此整个印度次大陆,包括五百多个自治的土邦,都站在英国一边参与了对法西斯国家的战争 。1939年,英属印度作为一个实体正式对纳粹德国宣战 。
二战中,印度的穆斯林联盟大力支持英国,印度国大党则以印度独立作为参战的前提条件 。这个诉求遭到拒绝后,国大党与英国人的关系快速恶化 。1942年,国大党要求英国“放弃印度”,英印当局采取强力镇压手段,数千名国大党领导人遭到逮捕 。此举激怒了印度民族主义者,一部分印度人开始向日本人寻求帮助 。在日本扶持下印度领导人,以SubhasChandraBose为领袖,组建了亲日反英的印度国民军 。但是,印度国大党的立场、印度国民军的存在,都未能阻止印度军队参与盟国军事行动 。
图1:1941年印度军队抵达新加坡
战争期间,印度为英帝国提供了不可估量的金融、工业和军事支持 。印度扼守印度洋航线的战略位置、印度巨大的战时军工生产能力,特别是印度源源不断的兵员,为英国在东南亚抵抗日本军队的进攻立下了汗马功劳 。战争期间,印度还筹集了数十亿英镑的军费,扮演重要的后勤保障基地的角色,例如,印度为中国远征军提供了休整、训练的基地,为中英美在缅北对日作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
图2:1945年印度国民军在波芭山向盟军投降
在高峰时期,超过250万印度军人在世界各地参与了反法西斯战争,其中其作战地域包括欧洲战场、东非和北非战场、意大利、希腊、叙利亚、马来亚以及缅甸、新加坡、香港等地,伤亡超过18万人其籍贯包括今日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 。印度虽然是在英国领导下参与反法西斯战争中,但是其作出的牺牲和贡献是客观存在的,这也为印度从英国获得独立,进而追求大国地位创造了有利条件 。
中国和印度是全世界唯二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如此巨大的体量,就算人均水平再低,总量也是非常可观的 。所以印度以略超2000美元的人均GDP挤进了世界前五大经济体,把“老宗主”英国都给挤下去了,尽管后者的人均GDP是它的二十多倍 。
毫无疑问,印度凭着巨大的经济体量在这个世界上变得越来越有话语权,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未来能够和中国在这一领域进行比拼的,恐怕也非它莫属,中国和印度,也必将被世界各地的观察家们时时拿出来比较 。
然而未来毕竟存在着很多变数,反倒是历史,它真真实实地躺在那里,要想比较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又何必总是向前看?有时候,往后看也是很有意义的,比如把目光转向七十多年前的二战 。
中国对二战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举世公认的,就连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也和它脱离不了关系 。正是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才能在亚洲战场上拖住日本的主力,从而解除了反法西斯同盟的一大后顾之忧,并最终取得胜利 。当然了,这份贡献是拿中国人民的鲜血换来的,虽然可贵,却也很凄惨 。
然而同样是人口大国的印度,在二战时究竟有哪些表现,相信很多中国人就说不出来了吧 。这也不能怪大家,因为哪怕是历史教科书上,在讲到二战历史时,也几乎没有提到印度半个字 。难道是因为二战与印度无关吗?当然不是,既然号称世界大战,作为当时人口数一数二的地区,印度怎么可能不被牵扯进这场战争呢?
事实上,印度确实深度参与了这场旷世战争,只是与中苏英美法等国相比,印度的表现太不亮眼了,甚至连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小国都不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