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古人是如何意识到金、银和玉的珍贵并且开发提炼出来的?( 二 )


我国最早通过冶炼生产的金属应是铜 。铜在我国分布较广,含量也多 。远古先民在陶器的烧制过程中,极有可能将含有铜元素的陶土混入其中,由于铜的熔点与金差不多,烧陶就有可能烧出铜来,富含铜的孔雀石鲜艳夺目,
易于发现,因此带领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 。
中国使用黄金时间最早可追溯到商代,在开釆过程中古人逐渐发现了黄金的稀有性,因此认识到它是稀有的贵金属 。正是认识到了它的稀有性才使得黄金自古就是非常昂贵的金属材料 。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只有黄金的价值一直坚挺走高,这也说明了古人的智慧,说明他们能够很早就认识到了黄金是稀有金属,说明他们非常的智慧!
图片中这件唐代黄金执壶经济价值之所极高除了它的艺术价值、文物价值等因素之外就是因为它是稀有金属黄金打造 。
自古金银千千万,世人翘首都期盼 。满堂金玉,富丽堂皇,在现在人看来那是极其尊贵的存在 。那么金银玉是怎么被人们所喜爱,并且将之作为最珍贵的价值实体,并且为人所推崇的呢,咱们稍作解读 。
金银玉被人们以宝物视之,应该有三个小原因 。
其一,稀少,这类型藏于地下的物质,需要人类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获取得到,这在古代的生产能力来说,实在是困难,即使现在也不是那么简单,最主要的还是存量有限,即使开采技术发达,开采量也满足不了现在地球上大量人口的持有量,所以到现在依然珍贵 。
其二,恒久远,永流传 。金银玉性质稳定,历久弥新,你看那几千年前的饰品宝物,到现在依然熠熠生辉,金缕玉衣,依然夺目 。金银由于质地稳定,虽然是金属,但是不易氧化,历经千年依然原来模样,银器可能不如金器,比起其余金属制品,那就优势颇多了 。玉器就更不用说了,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到现在依然器型完整,流光溢彩,那可是距今五六千年了 。
其三,金银玉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那就是光泽度极好,易于吸引人类眼球,获取更多的关注度,珠光宝气,霞光万丈,瑞彩千条,自然能得到所有人的青睐和喜爱 。试想下,那满堂的金条,那成山的银锭,那流光溢彩圆转如意的玉器,置身其中,你能淡然处之,微微一笑么,恐怕不能吧 。
综上,金银玉的天然属性和历史因袭,注定了其不平凡的社会待遇 。
价格从来都不跟实用性有直接关系,更多的是跟供需有关系 。有些人可能在电视里或现实中看到过黄金在金库里堆成山或钻石一袋子一袋子的装,可能会有这些东西其实很多的错觉 。其实要有机会下矿去感受下,就知道这些东西到底稀少到什么程度,而且开采有多艰难,尤其是在没有机械工具的古代 。
举个例子,现代的国内黄金开采,金矿石的平均品位基本上是一吨矿石出5-2克甚至更低,大家心里掂量一下这悬殊的重量比 。
现代我们接触的珠宝玉石材料,有一类在人类历史上的确存在公认的”实用性“的——那就是玉石 。
石器时代的玉石工具挺多的,毕竟一些玉石自然产出的原石还挺大的,还够做个简单的小工具,更重要是够硬还好看,而且一些现在比较廉价的玉石自然界产量不少 。(当然这个时期玉石饰品也不少就是了 。)
直到人们开始学会冶炼金属,并使用金属工具之后,各种玉石才最终变成单纯的饰品或宗教器具材料,毕竟有了金属工具谁还愿意用石头这种无法打磨的十分锋利的东西?
接下来黄金登场: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金属工艺的发展,以及金银因为贵重、容易分割、便于携带的优点被当作一般等价物,那句著名的“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可见一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