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别人理财靠谱吗?亏了能追回损失吗?( 二 )


如果不存在信任关系,就不可能存在委托的说法 。
举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公司要办营业执照,我作为法人刚好有事不能在场
于是,我委托公司的会计代替法人在填写营业执照的相关资料上签字
为了这个委托,我还得专门写一张委托书,盖上本人印章,法人印章
证明这个委托书真实有效
工商办事处才能允许会计在资料上签字 。
如果没有这个委托书,是不被允许签字的 。得法人亲自到场 。
这是委托办事的法律流程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法律流程操作的委托操作,
是真实有效的,受法律保护的 。
既然你是委托别人理财的,可能也签定了委托书,委托他人帮着操作
这里面包含着充足的信任
既然你信任他,那么,无论是赚钱还是亏损,你都应该相信他 。
而不能赚钱了就没事,亏损了就要索赔,这说不过去 。
假定你和受委托人之间没有签订委托书,那就更简单了
你能证明你们之间有任何的关系吗?并不能!
所以,你更无法谈起索赔这件事了 。
所以,既然你委托别人帮忙理财,亏损了,你是无法索赔的 。
无论你是否签订了委托书,都无法索赔 。
现在你到银行买理财都不承诺保本的,所以你委托别人理财那是相当不靠谱,要记着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别人给你承诺的收益越高,你以后拿不回本金的机率也就越高 。
如果无法承受亏本,还是老老实实的买货币基金,或存定期比较稳妥 。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句耳熟能详的话许多人常常挂在嘴边,但到操作层面,却往往忽视了投资的风险 。为了让手中的闲钱升值,不少市民委托“理财高手”帮自己炒股、炒黄金期货 。可是投资市场风云变幻,不少人非但没获得期望中的收益,反而赔了本金 。为此不少亲人、朋友反目成仇,因委托理财而引发的民事案件也随之增多 。
法律界人士提醒,投资者委托理财时一定要签订委托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双方的约定就是解决纠纷的唯一依据 。同时必须谨记,任何投资都有风险 。
典型案例
案例1帮朋友炒股亏本法院判决赔偿损失8万
2009年9月23日,张亮拿着存有12万元的银行卡找到黎平,两人一起到证券公司办理了购股手续 。当天下午,张亮和黎平签订书面协议,约定“双方合作炒股,由张亮出资12万元,为期半年 。给黎平30%利润,如果赔了本金,由黎平负责赔偿全部损失 。”协议中明确约定了起止时间: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 。签订协议后,张亮没再插手购股事宜,买卖股票均由黎平独自操作 。
2010年3月,张亮到银行查询发现,自己银行卡上的12万元变成了4万余元,而此时的黎平却躲着找不见人 。看着自己的8万元钱打了水漂,张亮将黎平起诉到法院,要求法院判令黎平赔偿他的本金8万元和利息 。
城关区人民法院一审后认为,双方签订的协议为委托合同应依约履行 。依据协议,黎平应对张亮在协议履行期间内的本金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判决黎平赔偿张亮8万元 。
案例2委托表妹炒黄金法院认定口头协议有效
2010年2月,黄女士委托其表妹邹某替自己炒金 。在随后的1个月里,黄女士前后分两次从银行给邹某打款35万元 。2010年9月,黄女士得知自己的钱大部分亏损,余额已所剩无几 。黄女士后悔不已,将邹某告上法庭,要求对方返还本金 。
城关区法院一审认为,双方之间形成口头合同 。参照《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金融类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规定,黄女士主张邹某返还35万元的诉讼请求,于法有据,法院予以支持 。宣判后,邹某提出上诉 。目前该案尚在二审阶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