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 山海经是中国最早的古书吗?( 三 )


所以,《山海经》比《墨子》都晚,怎么能称得上是最早的《古书》呢?我们不排除《山海经》有更早的雏形,比如有学者根据郭璞、陶渊明的只言片语,认为可能在“经”之前有个“图”的阶段,可能会追溯到殷商之际,但只能说是假说了,缺乏证据也无法严密论证 。
我认为山海经应该是一本古老的古书,成书时间不应该晚于周易 。同时山海经描述的应该不仅仅是中国古代地理,而是大半个远古地球 。说到这里有人就应该说了,远古人类没有能力走那么远的路,不可能完成这样的壮举 。那你就错了,如果一年两年,一个两个人或许不行,但如果百年,千年,所有的远古人类共同完成你还觉得不可能吗?我们大家应该都知道远古地球人类曾经在某个时间段共同遭遇了一场灾难造成全球大洪水,山海经记载为“共工怒撞不周山”,结果“天柱折,地维决”,最后“女娲补天”才使人类不至于全部灭亡 。但显然当时的原本人类生活的地方自然条件已经不再适合生存 。我们知道不管世界那个民族,在远古时期基本都是崇拜太阳的,主要还是因为大灾难后地球相当一段时间大部分地区处于严寒当中,而太阳便是人类心中的火种 。所那时候的先民都是逐日而生,所以山海经里记录了“夸父逐日”的故事 。夸父逐日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长距离的部族迁徙,是一次很有胆略的探险 。那么古人如何迁徙,向东还是向西?我认为应该是向东方,因为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那里才应该是太阳真正的家 。向西是太阳落山的地方,古人是不会选择相反的方向 。那么既然有了方向,那就应该有行动,大家一起走对不对?但有一个问题,身强力壮的走的快,那年老体弱的怎么办?对,那就应该有先头部队负责探路,然后再把前面的道路特征传递给后面的人,我们仔细研究山海经就会发现山海经对路途距离准确细致的描述,山与山的距离,与水的距离,路途中遇见的动物,植物,矿物一一记录 。明明就是一部行军路线图!而且这部书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经历时间至少数百年 。因为到山海经完成的时候地球显然已经变暖了,夸父最后是渴死的!当然他们最终完成了迁徙,到达了华夏大地 。“华夏”代表了什么,华代表光明,夏则代表炎热 。也就说来到了温暖的家园 。这时候又会有人问了:你不是是说远古人是逐日民族吗,怎么到这里不走了?那我就再说一个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故事里说精卫是黄帝的女儿,她一心想度过大海到太阳升起的地方,但黄帝不让 。结果她偷偷游向大海,结果就被淹死了!可见古人是多么崇拜太阳,宁可死了也要变成小鸟每天用石头填海,希望有一天把海填平然后到太阳升起的地方 。所以古人不是不走了,而是走不了 。大海挡住路了 。再加上中原气候温暖,大部分古人也不想走了就定居了 。当然还是有少部分先民度过了大海到达美洲,“海外篇,东山经”就是渡海探路完成的 。印地安人就是当初的探路者,没能回来 。但他们也找到了太阳升起的地方,科罗拉多大峡谷!那里被认为是太阳升起沐浴的地方,世界的尽头 。印第安人的圣地 。所以说山海经是其实是一部中华民族迁徙图,是一个民族历尽千辛万苦徒步大半地球的行军图 。炎黄大战,黄帝大战蚩尤实际都是迁徙途中与当地土生部落的战争 。目的却仅仅是为了追逐太阳 。而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区别是先天八卦代表的是我们原来居住的地理方位 。后天八卦是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理方位 。至于我们来自那里,我想山海经里纪录的动物会提供给你们无限的想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