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线减肥者热衷“试药”
理论依据:目前国内市场上出售的减肥药主要分中枢性作用减重药和非中枢性作用减重药 。中枢性作用减重药,即抑制食欲类药物,就是让你看见美食不想吃;非中枢性作用减重药主要为抑制脂肪吸收类药物,即让你把吃进去的脂肪泄出来 。
实际操作:曲小姐服用中枢性作用减重药约半年,减了3斤,但出现口干、失眠等副作用;小敏服用抑制脂肪吸收类药物约3个月,减了4斤,却时常出现“漏油”尴尬 。
“轻松减肥不节食,效果明显不反弹……”面对减肥药千篇一律的广告宣传,女人总是一头雾水,真的不需要节食就能减肥,并且不反弹吗?这么多种减肥药该如何选择?哪种减肥药才是适合自己的?目前,市场上的减肥产品主要包括减肥保健食品、减肥药、外用减肥品和减肥器械等几类,但占主导地位的是减肥保健食品和减肥药品 。目前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减肥西药只有两种,西布曲明(诺美亭)和奥利司他(赛尼可) 。至于减肥保健食品,形式上主要是减肥茶饮品和胶囊类制剂,一般采用的原料都是中医里药食同源的物质 。
食欲抑制剂主要作用部位在下丘脑,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再摄取而增强饱食感 。它适宜那些下决心减肥,但意志薄弱的馋嘴妹 。这类女性往往在街上看见好吃的就走不动,习惯在无聊的时候吃东西解闷,即便没有什么活动消耗热量,到了吃饭时间也会胃口大开 。
身为文秘的曲小姐就曾尝试过吃这种减肥药 。自从吃了这种中枢性作用减重药后,曲小姐似乎对食物一下子失去了兴趣,以前最爱吃的香辣蟹、火锅、红烧肉等,现在放在她面前都不想碰 。服用药物一个星期后,镜子里的她下巴尖了,屁股小了,腹部平坦了 。不过服用药物期间,她时常感到口渴,需要不停喝水,上厕所的次数也非常频繁,偶尔还有失眠发生 。
另一种抑制脂肪吸收类药物,主要是使胃肠道脂肪酶失去活性,从而不能将食物中的脂肪水解为人体可吸收的游离脂肪酸和单酰基甘油,减少人体的热量摄入,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它适合那些社交生活和业务往来非常频繁的人,这些人即使想过清粥小菜的日子都不可能 。
在外企做销售的小敏就选择服用这种减肥药,其特点就是在排泄中能排出油 。服药第一周,小敏体重似乎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她发现,在吃过火锅和肯德基之后排出的油格外多,后来体重终于下降了2斤 。体重是轻了一些,但是麻烦也越来越多 。由于服药后会排出油,所以搞得人整天紧张兮兮的,稍微有想大便的感觉就赶快往厕所跑 。有一次走在路上,突然感觉想去厕所,随即就来不及了,赶快打车跑回家去换了衣裤 。现在,小敏只要服药,就会使用卫生巾,以防止“漏油”的尴尬 。
专家分析:
●服用食欲抑止类药物者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维生素片
●服用抑制脂肪吸收类药物者建议补充一些雌激素
食欲抑止类药物优点是无饥饿感,排泄正常;缺点则是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失眠、不安、头晕、震颤、头痛、心悸、口干、散瞳、脉数,血压升高等副作用 。此外,抑制食欲类减肥药物不适用于对甲亢、青光眼、交感胺类过敏者,孕妇及经常驾车的人不宜使用 。
抑制脂肪吸收类药物优点是可以正常饮食,摄入荤菜;但缺点则是此类药物会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油性斑点、肠胃排气增多、便急、油状便、脂肪泻、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失禁等 。
造成肥胖的原因有遗传因素、后天因素、内分泌失调等诸多原因,但现代人的肥胖和摄入的能量与能量的消耗少、运动少有关 。开始减肥不能盲目用药,应先咨询医生,查明肥胖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肥胖带来的并发症(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高尿酸等),如果有这些并发症情况,在减肥的同时还要做相应的治疗 。
- 减肥又塑形 腹部吸脂变成小“腰”精
- 慢食减肥 享瘦不复胖
- 由“喝“开始迈入瘦身生活
- 别迷恋“注水”巧克力
- 港人疯传王菲“巫婆汤”瘦身法
- 为什么称小叶紫檀为“帝皇之木”, 其佩戴有何意义?
- LOL全华班“集体沦陷”,洲际赛8支队伍28个韩国人,12个中国人,对此你有何看法?
- 中华姓氏中“杨、林、柏、梅”等数十个姓都是木偏旁,它们起源都与树木有关系吗?
- 为什么我们都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呢?
- “零脂肪”,“身材第一”几种食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