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孩子所在的学校提过意见和建议吗?( 三 )


教与学混为一谈
奥斯卡王尔德曾指出:“值得学的东西是教不出来的 。”传统教育把教与学混为一谈,强调教,而非学 。这种方式错误地认为,一盎司的施教会给受教者带来一盎司的学识 。
在大多数学校里,诵记被误当为学习 。而大部分诵记的内容只能被记住很短的时间,考试过后很快便忘得一干二净 。
没有内在的学习动力
学习者具有内在动力时的自主学习是效率最高的、记忆效果最佳的一种学习类型 。但是,支撑近150年来几乎所有的教育机构的观点是:动力一定是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育者从外部灌输而来 。
学习内容基本处于低级阶段
学习内容由低到高分为五个级别:数据、信息、知识、理解、智慧,但是传统教育却把大把时间用在信息传递方面,少量时间用在传播知识,理解和智慧就自然不足了 。
机械的课堂环境
我们现在的课堂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练习题,学生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去解题,大量毫无意义的练习,一切都只为了一个可接受的成绩 。我们来看一则案例:
有人在印度的贫民窟里边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一台电脑带着鼠标镶嵌在一个贫民窟的墙里边 。没有人留下任何话,旁边架了一个摄像头观察,然后就发现贫民窟的小孩都来玩电脑 。半个月之后,当他们再来调查的时候,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玩电脑 。他们会很熟练地打开网页、打开文件或播各种音频、视频 。根本不需要像我们上大学时,老师在课堂上讲得一步步该干什么······但是他们的熟练程度是跟我们认真在学校学过的差不多 。
可见,当孩子们的学习动力被激发后,他是能够通过自学学好的 。传统教育则是权威人士(教师)希望得到他们熟知的答案和解决方法,而不想看到让他们吃惊的东西,所以很难培养创造性出来 。下面这则案例让我们感同身受:
有一道物理学的题目是:给你一个气压计,让你测出这个楼房有多高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你得用气压测楼顶的气压,然后测地面的气压,运用气压转换公式,算出这个楼的高度 。有一个学生答题:把这气压计上拴一根绳 ,然后把这根绳从楼顶吊到楼下,量一下这个绳的高度,就知道这个楼有多高了 。教授判为零分,让学生再想想 。学生答:把这个气压计送给这个楼的楼管员,然后让他帮忙查一下资料,看看这栋楼到底有多高 。教授气得半死说你不像话,因为教授只要你用气压转换公式来计算高度的唯一答案 。
【你给孩子所在的学校提过意见和建议吗?】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用学生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而必须得用教授想要的那个方法来解决问题呢?这种机械化的方法打击了多少创造性行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