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在瑜伽练习中耍太极( 二 )


胸空自然腹实,再借助腹式呼吸或逆腹式呼吸,可促进丹田之气内敛,加强腹内压,在动作中不仅完成筋、骨、肉的锻炼,更按摩运动了脾、胃、肝、肾、大肠、小肠、膀胱等脏腑 。
“塌腰敛臀,脊柱竖直”
这里的“塌腰”不是平日里所说的腰部塌陷,而是指松腰,即拉长下背部 。
太极练习中特别讲求腰的锻炼,故有“太极腰”之称 。腰是一身运动的主宰,上下体的枢纽 。腰要松而后能塌 。松腰是指腰椎及其韧带和腰部两侧肌肉都放松,从而改变其自然弯曲状态 。松之后,自然能有沉之感,有上顶和拔长之意 。伸直不是硬挺,而是上下牵拉,好似各脊椎骨如浮图般轻轻重叠在一起,“形如九曲珠” 。
塌腰要配合以敛臀 。臀部的生理构造是微向外后突起,但过于外突,必有弯腰、低头之病 。敛臀要求练习中,注意臀部的向内吸进 。其目的,一是使气更沉于丹田,二是使脊柱竖直,保持躯干的中正安舒 。敛臀要配合以提会阴 。即于海底轮下会阴处,虚虚上提 。会阴部是任、督、冲脉的起始部位,提会阴可防前后二阴漏气 。
由于太极拳运动多在屈膝坐胯的基础上进行,其“塌腰敛臀”的要求是与这一步法相对应的 。对于瑜伽练习而言,也是如此 。在直立体式中,要注意脊柱竖直,不可过分凸臀挺胸,否则气逆行而上,不能归于丹田,站立不稳,容易倾倒 。而且胸腹之气不能交汇,心肾不交、神气不合 。阴阳不合则万法不至 。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体式中,经常强调“尾闾向下沉,向内收”,这样,腰椎被拉长,腰椎的压力被分散、减轻,下背部的肌肉也不会变得僵硬,对于有着积极意义,对于更是需要注意 。
以上三点皆为中正之法 。然而,考虑到太极与瑜伽练习的不同要求,在瑜伽体式练习中尤须强调中正的更深含义 。中正不偏其实并非完全指身体板直、僵直,其内涵,还包括斜中寓正和神气中正 。所谓中正,全在“以心中浩然之气,运于全体,虽有时形体斜倚,而斜倚之中自然中正之气以宰之”,因此,其“非形迹之谓,乃神自然得中之谓也” 。在太极诸形中,如“击地锤”等,即是如此 。在瑜伽体式中,如三角伸展等式中,也要保持神气之中正不偏 。
练习瑜伽已经成为一种健康时尚新潮,你想练瑜伽减肥、解压、美容还是调理?快来这里看一看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