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合文章分析如何表现“陋室不陋” 。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居住环境优雅 。
“上、入”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 。这样,我们就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一种生机盎然、春意正浓的幽雅的环境,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交往之人高雅 。
要想知道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 。因此,我们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 。这两句在于衬托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生活情趣雅致
在陋室里,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有不健康的音乐扰乱,也没有繁冗的公文劳累身心 。可以看出作者生活情趣恬淡闲适、安贫乐道 。
写日常生活,则先展示主人抚琴调弦、展卷读经的怡然情态,这是实写;而之所以有如此雅兴,则是因为这里没有世俗的羁绊(即没有杂乱的丝竹声乱耳,也没有纷蒙的书薄、繁忙的公务劳形),这里虚写 。这样,一正一反,相互依存,将世俗生活的“乱”、“劳”与陋室生活的“雅”、“闲”映着写,既生动活泼,又相得益彰 。
总之,陋室之景迷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实不陋 。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开头写山水的作用是什么?
运用比兴的手法,山水比作陋室,仙龙比作居住陋室的君子品德高尚,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伏笔 。
(“比兴”:以比喻起兴,先言他物再咏所咏之物 。是我国诗歌的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 。)
4.作者明明在赞颂自己的陋室不陋,为什么又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其用意是什么?
用类比的手法,作者用诸葛庐和、子云亭和自己的陋室作类比,说明自己的陋室不陋,也表明作者以这二人为楷模,说明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德操与才能 。
(“类比”是同类事物或有同种性质的事物之间的比较 。)
5.最后引用孔子的话,有何作用?
总结全文,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 。暗含以君子自称,回应上文“”惟吾德馨“这一句,自比言志,突出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
(1)表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从正面实写室主人生活情趣之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引用,具有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5)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6)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
(7)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并表现淡泊心境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无案牍之劳形 。
(8)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刘禹锡名篇赏
《书房铭》一篇,与大家共勉 。
书房铭
【请提供语文《陋室铭》的知识点整理或者教学案?】屋不在大,有书则行 。书不在多,有益则灵 。书房虽陋,唯吾酷读 。多读不算赢,读懂才是精 。无人与我谈笑,唯书伴我同行 。无电视之乱耳,无游戏之劳形 。孔子韦编绝,苏秦锥刺股 。欣然曰:“何苦之有?”
- 吴语文化的精髓:无锡方言
- 高考完后该干什么?
- 王者荣耀体验服申请时间
- 请问,什么才叫美文呢?
- 哪位大侠元旦前后去过海南?请谈一下经验和体会,非常感谢?
- 多大的黑洞能影响整个宇宙?
- 更换临牌需要什么资料
- 想变苗条 请吃五种食物
- 请问大家是如何协调工作与自己的职业证书考试时间呢?
- 发工资同事要你请客,怎么高情商回应?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