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5万咸阳人转西安户籍,咸阳和西安要合并一起了吗?

其实西安咸阳合并对老百姓来说应该是利大于弊 。
或许这样以后就没有“咸阳人”的称呼,但是就拿交通来说,地铁直接通到家门口,多舒服 。
【60.5万咸阳人转西安户籍,咸阳和西安要合并一起了吗?】不过当地的官员应该是不太愿意的 。
咸阳的官员肯定不愿意这个地级政府被合并降级后自己的官职降低 。
但是2011年安徽把地级巢湖市撤消了并入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地级巢湖市的官员肯定也是不愿意撤销的 。
不过安徽都能做通巢湖官员的工作把巢湖市撤销,陕西为什么不能做通咸阳的工作合并咸阳呢?
这个还是要看国家领导的意思 。
其实我很多朋友都去过西安,评价如何就不讲了,还怕被打 。
但是大家没发现西安永远都会伴随“古都”吗?我想,作为西部第一大城市,不能永远都只顶着“古都”的头衔,而是经济大都市,文化大都市!
有的时候要进步,就需要牺牲 。
那么当事情利处远远大于弊端的时候,你们又会怎么选择呢?

60.5万咸阳人转西安户籍,咸阳和西安要合并一起了吗?

文章插图
希望西安、咸阳尽快合并,越快越好,全省人民拥护,咸阳市区继续用老名字设区也好,改为秦都区这个名字也高大上 。我们可以把咸阳北五县划归铜川市,这样可以增加铜川市的人流、物业流、经济流,给铜川市更大的发展空间;韩城市也应该尽快升格为正地级市,促进这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同时还可以让她辐射陕西、山西沿黄经济带;杨凌区升格地级市改为武功市,武功县改为武功区,杨凌区作为城市中心名字保留 。因为武功县从秦孝公十二年即公元前350年建县,距今快2370年的历史了,武功县的历史更厚重、更悠久,杨凌区本来就是在武功县的一个公社的基础上建立的,杨凌作为中国唯一的农科城也是因为武功是中国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发祥地而设立的,杨凌镇在两汉、三国、南北朝的大多数时间里也曾经作为过武功县的治所,所以今天在这一区域设立地级市应该恢复武功市称谓更符合历史观、也更有气度 。另外,在陕西,武功的漆水河及其支流湋河既是炎黄二帝的发源地,又是周族、周王朝的发源地,同时武功县又是中华民族最具爱国情节、大汉苏武的故里,这里还是李渊的成长、李世民的出生地,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方文化热土,武功县名称的由来是先周忠孝仁义文明、先周文治武功的表记 。故此,在杨凌区设立地级市应该使用武功市名称更合适!
这是大好事,咸阳行政区名字可保留,但应为西安的发展做出贡献 。毕竟两个城市挨的太近,几十年前城区仅相差十几公里,现今己连成一片,历史上两者名字不同,但城区更近 。且咸阳机场及西咸新区是西安咸阳一体化的粘合剂,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城市,西安不可再失机遇 。
六十万人户籍转入西安,并不代表咸阳和西安的合并 。西咸一体化加快了咸阳方面的飞速发展,同时为大西安的经济总量得以提升 。让西安迈入大都市走了经济总量的基础 。其实合并与否,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并无多大关系,只是加强了两地的联系 。大西安的发展,靠的应该是啥?这才是重点 。工业是根本,现在的许多开发区并么有多少实体产业,紧靠地产项目做出泡馍经济来 。这是靠不住的,况存在巨大风险 。大西安的支柱产业还应该在工业,旅游业上下功夫 。那些互联网企业,以及服务业带动的方面还是很弱 。西安,咸阳都是文化历史之都,拥有着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历史文化优势 。应该多在这方面下功夫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