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是否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为什么?( 二 )


管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法家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它是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 。法家的主要思想是富国强兵、以法治国 。《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法家不是纯粹的理论家,而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 。法家伦理思想指的是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诚信观和义利观 。
法家成熟的很晚,但成型很早,最早追溯到夏商时期的理官,成熟在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之学,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 。战国末期,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 。
法家是战国时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在政治上可谓是“独步天下” 。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 。
管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道法家 。集中体现于《管子》一书 。是书篇幅宏伟,内容复杂,思想丰富 。如《牧民》、《形势》等篇讲霸政法术;《侈靡》、《治国》等篇论经济生产,此亦为《管子》精华,可谓齐国称霸的经济政策;《七法》、《兵法》等篇言兵法;《宙合》、《枢言》等篇谈哲学及阴阳五行等;其余如《大匡》、《小匡》、《戒》、《弟子职》、《封禅》等为杂说 。《管子》是研究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学术文化思想的重要典籍 。
管仲举起尊王攘夷的大旗 。辅助齐桓公成就霸业 。而《管子》一书是管仲去世二百年后,由齐国稷下学宫的学者编著而成 。
先秦典籍可分为三类:
一是本人所做,体现本人思想 。
最典型的代表是《商君书》、《韩非子》、《孟子》和《荀子》 。
《商君书》是商鞅本人所做 。商鞅死后,其门客或继任者增益补充 。《孟子》和《荀子》是本人所作 。二子去世后,其弟子又对其做了增益补充 。
二是其弟子所做,体现本人思想 。
最典型的代表是《论语》和《墨子》 。
《论语》的作者不是孔子 。而是孔子弟子曾子 。但纪录的都是孔子言行,体现的是孔子思想 。
《墨子》的作者不是墨子,是墨子的弟子根据墨子遗教,编著而成 。体现的是墨子思想 。
三、不是本人所做,不是本人思想 。
典型的代表是《黄帝四经》、《管子》 。
《黄帝四经》是黄老学派假托黄帝之言,述己之志 。
《管子》是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假托管仲之名,编著而成的诸子经典 。
《黄帝四经》与《管子》都是黄老学派的著作 。都不是本人作品,也不体现黄帝、管仲思想 。
黄老学派与法家相同——捍卫君权,奴役臣民 。但黄老学派同时也提倡礼义廉耻 。黄老学派提倡捍卫君权的同时,顾及一下人民的死活 。发生饥荒时,法家反对救灾,黄老主张救灾 。
黄老学派的鼻祖当为尸子 。尸子应当是商鞅的师兄,尸子与商鞅是儒家大师吴起的弟子 。二人共同在魏国师从吴起 。
黄老学派从商鞅时代,至秦始皇李斯时代,最后到西汉,都是法家的铁杆同盟 。
黄老学派是以儒家、道家思想哄天下 。以法家思想治天下 。
黄老思想一言蔽之——民予则喜,夺则怒 。圣王知其然,现予之情 。不现夺之理 。即用儒家思想造福于民时,要大肆宣扬,让世人皆知 。用法家思想作恶害人时,要用隐蔽手段,悄无声息 。
综上所述 。《管子》一书是黄老学派著作 。但管子本人不是黄老学派人物 。更非法家人物 。而是一位纯粹的政治家 。不属于任何学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