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的利弊 互联网医疗是虚的吗?

可以肯定的是 , 互联网医疗是大势所趋 , 但是道路是曲折的 。
目前 , 随着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 很多创新公司也加入到互联网医疗中 , 但是众所周知 , 医疗行业是一个特殊的监管行业 , 所以互联网医疗就是伴随着争议成长起来的 , 但是也产生了很多可圈可点的创新企业 , 比如春雨医生等 。
医疗是一门重资产重人才的行业 , 加上互联网也轻不了 。互联网企业必须和资本紧密结合 , 对整个产业链的利益链进行重新梳理和价值重塑 , 才有可能带来比现在更好的就医用药体验 。
医疗和互联网是有机会在一起的 , 不过模式不好说 。
来自科技行者团队李祥敬

互联网医疗的利弊 互联网医疗是虚的吗?

文章插图
互联网医疗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通讯/移动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为手段 , 与传统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医疗健康服务 , 使之更有效满足医疗各方的需求 , 拓宽消费者的医疗资源通路和便利使用 , 提高医疗服务方交付的效率和质量 , 帮助医疗支付者进行控费等 。互联网医疗对缓解医疗痛点进行了大量积极有意义的探索:?看病难:如医院O2O平台(挂号、问诊等) 。?看病贵:如在线问诊、健康管理(可穿戴设备等) 。?医疗质量:如医疗资讯平台、行医辅助APP等 。
率先进行互联网+医疗健康实践与布局的主要是互联网企业 , 这些企业往往具备强大的流量资源或者流量获取能力 , 利用自身在C端流量的优势切入医疗行业 , 为用户提供轻问诊、互联网挂号、移动支付、OTC药品销售等服务 。这类企业 , 既包括平安好医生、微医、春雨医生、好大夫这样的专注于医疗领域的厂商 , 也包含阿里、腾讯等巨头 , 前一类主要以一项核心应用黏住用户 , 再进行服务内容的拓展 , 而后者则通过自有平台加上投资并购的方式 , 布局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的各个环节与赛道 。
【互联网医疗的利弊 互联网医疗是虚的吗?】此前 , 无论是以轻问诊为主的医疗服务 , 还是以常见病、慢病复诊为主的互联网诊疗 , 都是通过自费或商业保险支付 。只有部分省份(如贵州)深度贫困县患者可按常规医疗服务项目报销远程会诊、远程诊断等费用 , 报销比例在70%-85%之间 。2018年9月 , 国家卫健委明确互联网医院可以合规进行复诊 , 并开具部分常见病和慢病处方 。这是国家层面上首次允许互联网诊疗并开具处方 。2019年6月4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 明确规定制定互联网诊疗收费和医保支付的政策文件 , 责任方依然为国家医保局 , 且强调在2019年9月底前完成 。这是首次明确提出互联网医疗可以纳入医保支付 。
互联网医疗市场有望保持较高增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 , 2016年国内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已达109亿元(包括在线咨询、健康管理、药品电商等市场 , 不包括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 未来预计也将保持20%以上的年增速 。
行行查 , 行业研究数据库(网站www.hanghangcha.com)
你说 , 互联网医疗是很空无实质的编外产业 。这只是互联网医疗的一小部分——远程医疗 。
我理解的互联网医疗: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应用于医疗及其相关产业的方式 。为了不显得空泛 , 我举几个我的知识能力所能想到的互联网医疗相关产业和方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