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到腾冲要买玉,腾冲的玉到底怎样?( 五 )


腾冲商帮受紧邻区经济形态的影响,把所赚的钱用到办工业兴实业上,以便增大财富积累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腾冲经商人数有三、四千人之多,四、五保街店铺林立,有“昔日繁华百宝街,雄商大贾挾资来”之誉 。
抗战前中交农银行到腾冲设立分支机构,腾冲成了一时的金融重镇,有小上海之称 。这一时期腾冲翡翠业和商业的繁荣与紧邻区经济形态的影响是有着直接关系的 。
其三,翡翠加工制造业的兴衰
加工制造和流通是翡翠产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加工制造是翡翠产业竞争力的先决条件和决定因素,它解决了产业的系统基础,如技术、工艺、机械、生产流程等,还可以增加地方的就业、税收及其他附加值 。只有流通而无加工制造业,翡翠产业的附加值就会变小甚至失去,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清末民初腾冲的翡翠加工制造业非常兴旺发达,这可以从当时到过腾冲的英国人那里得到答案 。乞伯在1934年《缅甸的玉石矿藏资源》中写到:“一个非常大的切割中心在云南的腾越,在腾越有许多街都有玉石商店和玉石加工的车床 。”
民国初年腾冲有从事玉雕的作坊100多家,城区的杜盛才、罗绮坪的杨绍传、岗峨的许绍松等,每户分别有工人七、八十人 。玉石作坊又分解玉行,有30多户;其加工业已经分类细化,这是该行业成熟的表现 。
抗战前后有大小玉石商41户,城乡有玉石加工户2000多,每街经营额为2000至3000元半开,腾冲当时流传着这样的唱词:“论工业,有玉工住户两千余,切磋琢磨尽人力,声名远洋溢” 。当时腾冲人口不过19.14万人 。
2007年统计,全县玉雕作坊近300个,从业人员近5000人,腾冲享有翡翠ZZ经营权的公司、商行达50多家,个体经营翡翠玉石人数超过千人,翡翠玉石加工集体20多个,人员五六百人,城区私人加工户也达60多户,荷花、洞山等乡镇加工户早已超过200户,从事珠宝玉石加工的人员达2万多人 。
腾冲现有加工户不过260多户,每万人4.37户,与盛时的加工户2000户,每万人103户相比,还是远远不如 。虽然现公司、商行、商户不少,但加工户少,加工人数严重滞后!要知道,商品交易只是量的变化,而原料的加工制造才是质的变化 。
广东阳美村共有大小玉器加工及贸易400多家,相当于全村总户数550户的近八成,专业从事玉器加工贸易的人员达到1500多人 。如今,阳美村已拥有大型油锯玉机、中型夹钻抛光机、小型雕刻机等三千多套先进的加工生产设备,拥有一大批玉器琢磨及贸易人才 。
阳美玉器主要是向国内外批发销售翡翠玉器 。通常都有来自台、港、澳、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以及深圳、北京、广州、辽宁等地的上千名客商聚集该村从事玉器设计、加工贸易等业务 。
近年来,甚至连缅甸商人也来到阳美长驻,加入阳美玉器加工贸易的队伍,他们认为,只有阳美才能为玉料创造最大的价值 。以阳美村为代表的广东翡翠玉雕加工业,正是广东翡翠业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
广东阳美小村是高端翡翠的集散地
应该指出,商品的流通必须依赖于商品的加工制造,如果一个产业缺少加工制造业,等于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
“生产力理论奠基人”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和“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均为后发国家明确了一个根本,即“以动一国之力重点扶植产业是后起之国强大的唯一途径 。”只重流通,忽视加工制造,将给一个地方的产业竞争力打上大大的问号 。
翡翠加工制造业的滞后还折射出文化、美学、工艺美术、甚至是工业、教育、科技、信息的落后,一个落后地方要想拿出上乘的玉雕艺术品,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