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外国人短期来华可用数字人民币支付

_原题是:外国人短期来华可用数字人民币支付
北京青年报|外国人短期来华可用数字人民币支付
文章图片
图1/1

昨日 , 央行官网发布《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 白皮书称 , 没有银行账户的社会公众可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享受基础金融服务 , 短期来华的境外居民可在不开立中国内地银行账户情况下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 , 满足在华日常支付需求 。
据了解 , 中国央行高度重视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开发 。 目前 , 研发试验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功能研发、系统调试等工作 , 正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创新、实用的原则 , 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试点测试 。
截至2021年6月30日 , 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132万个 , 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 。 开立个人钱包2087万余个、对公钱包351万余个 , 累计交易笔数7075万余笔、金额约345亿元 。
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
白皮书称 , 中国研发数字人民币体系 , 旨在创建一种以满足数字经济条件下公众现金需求为目的、数字形式的新型人民币 , 配以支持零售支付领域可靠稳健、快速高效、持续创新、开放竞争的金融基础设施 , 支撑中国数字经济发展 , 提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 , 提高货币及支付体系运行效率 。
数字人民币丰富央行向社会公众提供的现金形态 , 满足公众对数字形态现金的需求 , 助力普惠金融 。 随着数字技术及电子支付发展 , 现金在零售支付领域使用日益减少 , 但央行作为公共部门有义务维持公众直接获取法定货币的渠道 , 并通过现金的数字化来保障数字经济条件下记账单位的统一性 。 数字人民币体系将进一步降低公众获得金融服务的门槛 , 保持对广泛群体和各种场景的法定货币供应 。 没有银行账户的社会公众可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享受基础金融服务 , 短期来华的境外居民可在不开立中国内地银行账户情况下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 , 满足在华日常支付需求 。 数字人民币“支付即结算”特性也有利于企业及有关方面在享受支付便利的同时 , 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
具备跨境使用技术条件
白皮书称 , 积极响应国际社会倡议 , 探索改善跨境支付 。 社会各界对数字人民币在实现跨境使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较为关注 。 跨境支付涉及货币主权、外汇管理政策、汇兑制度安排和监管合规要求等众多复杂问题 , 也是国际社会共同致力推动解决的难题 。 货币国际化是一个自然的市场选择过程 , 国际货币地位根本上由经济基本面以及货币金融市场的深度、效率、开放性等因素决定 。
数字人民币具备跨境使用的技术条件 , 但当前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要 。 未来 , 人民银行将积极响应二十国集团(G20)等国际组织关于改善跨境支付的倡议 , 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领域的适用性 。 根据国内试点情况和国际社会需要 , 人民银行将在充分尊重双方货币主权、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探索跨境支付试点 , 并遵循“无损”、“合规”、“互通”三项要求与有关货币当局和央行建立法定数字货币汇兑安排及监管合作机制 , 坚持双层运营、风险为本的管理要求和模块化设计原则 , 以满足各国监管及合规要求 。
试点场景已超132万个
2019年末以来 , 人民银行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创新、实用原则 , 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2022北京冬奥会场景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 , 以检验理论可靠性、系统稳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场景适用性和风险可控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