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外国人短期来华可用数字人民币支付( 二 )
2020年11月开始 , 增加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6个新的试点地区 。 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地区的选择综合考虑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各地产业和经济特点等因素 , 目前的试点省市基本涵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部、西部、东北、西北等不同地区 , 有利于试验评估数字人民币在我国不同区域的应用前景 。
截至2021年6月30日 , 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132万个 , 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 。 开立个人钱包2087万余个、对公钱包351万余个 , 累计交易笔数7075万余笔、金额约345亿元 。
在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支持下 , 一些地区开展了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 , 实现了不同场景的真实用户试点测试和分批次大规模集中测试 , 验证了数字人民币业务技术设计及系统稳定性、产品易用性和场景适用性 , 增进了社会公众对数字人民币设计理念的理解 。 文/本报采访人员程婕
安全及隐私
央行内部对数字人民币相关信息设置“防火墙”
昨日 , 人民银行举行媒体吹风会 , 介绍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有关内容 。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会上表示 , 人民银行高度重视数字人民币体系的安全及隐私问题 , 把依法合规和安全便捷作为最重要的两个设计原则 , 贯穿数字人民币设计框架的各个层面 。
在安全性方面 , 首先规范数字人民币及相关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运维操作流程全生命周期信息安全管理 , 实现不可重复花费、不可非法复制和伪造、交易不可篡改和抗抵赖等特性 , 初步建成多层次安全防护体系 , 保障数字人民币运营系统满足高安全性、高可用性、高可扩展性、高并发性、高易用性和业务连续性要求 。
其次 , 初步完成构建多层次联防联控安全运营体系 ,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 注重加强实战训练 , 为数字人民币提供常态化的安全保障支持工作 , 加强应急演练与资源保障 , 有力提升防范突发风险应对能力 。
同时 , 研究新安全技术提升数字人民币安全水平 , 引入分布式数字身份、零信任等新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 强化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技术措施 , 提升用户信任感和安全感 。
在隐私性方面 , 范一飞指出 , 数字人民币体系遵循“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的原则 , 充分考虑现有电子支付体系下业务风险特征及信息处理逻辑 , 满足公众对小额匿名支付服务需求 。 同时 , 注重防范数字人民币被用于电信诈骗、网络赌博、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 , 确保相关交易符合反洗钱等要求 。 数字人民币体系收集交易信息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则 , 不过度收集 , 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 , 不提供给第三方或其他政府部门 。 人民银行内部对数字人民币相关信息设置“防火墙” , 通过专人管理、业务隔离、分级授权、岗位制衡、内部审计等制度安排 , 严格落实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管理 , 禁止任意查询、使用 。
没有银行账户的社会公众可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享受基础金融服务 , 短期来华的境外居民可在不开立中国内地银行账户情况下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 , 满足在华日常支付需求 。
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
数量:超132万个
领域:生活缴费、餐饮服务
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
开立钱包数
个人:2087万余个
【北京青年报|外国人短期来华可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对公:351万余个
累计交易
笔数:7075万余笔
金额:约345亿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