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民国前中国普遍使用农历,那时的元旦是农历的一月一日 。而辛亥革命后改用公历纪年,强行将元旦改为公历的一月一日,也就是现在的元旦日期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专家萧放教授接受时讯采访人员采访时说:“元旦作为一个节日,缺少文化内容 。”
萧放教授说:“一个节日的成立,除了时间有一个特定的选择外,它还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文化内容 。但元旦现在只是个符号,没有任何的民俗内容,没有在老百姓中形成习惯性的生活方式,所以很多人感到元旦空洞,和星期天没太大差别 。”
《辞海》中写道:“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 。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这说明中国自古就有元旦这个词,而有关史书也记载中国古代有元旦这个节日 。
按照中国传统,每一个节日都会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风俗,例如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 。可为何唯独元旦缺少这些元素?
“这是因为现在的元旦并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萧教授解释说,“民国前中国普遍使用农历,那时的元旦是农历的一月一日 。而辛亥革命后改用公历纪年,强行将元旦改为公历的一月一日,也就是现在的元旦日期 。”
1911年,推翻清帝统治后,孙中山为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文化,加强国际联系,遂取消农历纪年,改为国际通行的公历纪年 。同时,民国政府也想将中国的传统节日改为公历日期庆祝 。“当时的国民政府为了推行公历纪年做了很多极端的做法,他们甚至禁止民间过农历新年,强迫老百姓按照公历过年 。”萧教授说 。萧教授是研究中国民俗的专家,他在这一领域已研究了长达十年,对中国民俗颇为精通 。“这样的做法在近代化背景下来看没有错,但关键是节日文化与民族传统是紧密相连的,这是不可以随意改变的 。”萧教授说 。“当时的政府希望老百姓按照新历法过节日,但事实上,老百姓不买你的帐,依旧按照农历初一过年 。”
据史书记载,农历初一被称为元旦,春节被称为立春 。“政府看到公历过年在民间得不到推行,为了弥补农历和阳历的差异,就将元旦移植到公历的一月一日,而将农历初一叫作春节,春节本是立春之节,不是新年 。”萧教授说 。
节日的名称移过去了,但风俗却还在原地 。很多老北京人依旧在春节串亲访友,放鞭炮,吃团圆饭,可在元旦却过的像星期天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正月元宵节时的庙会,能吃到糖葫芦、绵绵塘、还能看到杂技表演 。”张大妈回想春节时一脸兴奋 。
“元旦是个尴尬的节日 。从名字上讲,它是中国自己的节日,但从立法上讲,它却又是个从西方引来的洋节 。”萧教授说 。“它既不像西方宗教节日那样有文化内涵,也没有中国自己的传统东西,所以老百姓不会重视它 。它存在着先天的缺陷 。”
- 给针灸减肥“把把脉”
- 养殖牛的过程中,听牛的声音能否辨别牛有没有患病?
- 腹部按摩,告别“游泳圈”
- 有种“迷之审美”叫父母装修,老人觉得美,子女:宇宙魔性的存在
- “中国式躺平”和“日本低欲望”一样吗?
- 《明日之后》新版本上线,强迫玩家回归“新手村”,这又是为了什么?
- 《星光大道》为什么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一个节目?
- “择一人,终一生”很美,你羡慕吗?
- 农村老风俗“三六九往外走,二五八要回家”有道理吗?这个在农村还流行吗?你相信吗?
- LPL解说车潇,因过分吹捧IG,被网友戏称“塔姆解说”,已向WE道歉,你怎么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