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至今没有一个选秀节目红过05年的《超级女声》?( 二 )


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股中性风也越吹越旺,最终席卷全国 。
三,草根的娱乐狂欢盛宴
“喜欢她,就拿起手机投出你宝贵的一票吧!”
2005超级女声,是中国的娱乐节目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全程由观众投票,来决定自己喜欢选手去留的节目!
记得当年,每一期选手的去留都牵动着电视机前每个观众的心 。每个选手的粉丝在贴吧疯狂的发帖,制作海报,甚至上街拉票,总之为了自己心爱的选手能够获胜各出奇招 。
最疯狂的时候,“玉米”们一箱一箱的购买手机卡,每个手机卡只为了能够给心爱的春春投上一票!
终于在总决赛之夜,李宇春以超过350万的短信票数,拿下了“超女”冠军,开始了自己的传奇道路 。然后由于造成的社会影响太大,直接通过短信投票的方式来选出选秀冠军的机制也在随后的几年内慢慢被废除了,2005年的超级女声成为了不可复制的经典 。
综上所述,2005超级女声首先引领千千万万的少女进入了全民选秀的时代,然后让中性风格第一次作为主流审美风靡了全国,最终让所有观众投票来决定冠军,引爆了全民草根的投票狂欢 。以上这3点就是超级女声成为不可复制的经典的原因~
2005《超级女声》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传媒奇迹,和它媲美的,近几年来只有中国的历次春晚和《人民的名义》 。
而选秀这种类型,已经注定承载不起这样沉重的现象级了 。因为产生那个奇迹,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点,而现在都不具备了
1.电视收看是全民性的休闲行为
在那个时代,收看电视是人们茶余饭后最常见的娱乐媒介 。人们通过电视了解新闻资讯,通过电视愉悦身心 。电视台的一档新颖的节目,很容易引起很多观众的参与,即便是写信或发送电子邮件这样低效率的互动模式,也会有不少电视观众痴迷于其中 。
《超级女声》的用户基数,就是这样积累的 。海选、奇葩、淘汰、PK,这些新颖的电视玩法,吸引了很多电视观众 。
反观现在,移动端才是我们关注的主要媒介 。而每个人的小屏幕里,又有完全不同的个性化选择 。《超级女声》这种场景化、万人空巷的局面,只有百万答题出现过类似的,但也不过吸引了几百万的注意力 。
2.观众具有干涉电视内容的参与权和决定权
观众参与《超级女声》的投票,是可以通过短信、网络、彩铃等多种途径参与的 。这些票数直接决定了选手的去留 。
2007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法规,全面禁止短信互动 。观众通过手机跨屏互动被全面切断 。这意味着,场外观众将无法干预电视节目的进程 。
电视节目后来引入了彩铃、网络支持率等其他方式,但很快也有相应的政策,全面禁止引用任何场外票数 。
3.电视娱乐本身匮乏
那个时候,中国的电视娱乐产业并不如今天这般发达 。一周下来,湖南卫视的娱乐类的节目不过2-3档 。而现在的娱乐节目,除了黄金档布局之外,还有22:00之后的次黄金档 。
4.商业化运作的粉丝群体尚未形成
那时候人们自发喜欢某位选手,自发组成粉丝群体,并转换为有组织的粉丝力量 。这些力量成为推动节目发展的重要力量 。
但在今天,找到这样一批“偶像小白”已经很困难了,更难形成规模化的群体力量 。所以,像玉米这样的奇迹,也会少之又少了 。
说实话,这是我唯一看过的完整的选秀节目 。05年的《超级女声》真的令很多人印象深刻 。
首先就选手来说,我觉的那时候的选手都很有实力 。这个从现在的发展就能看出来了 。李宇春,张靓颖和周笔账作为当时的三强,现在的人气还是丝毫不减当年 。而且也不断有新歌好歌,可以说在曝光率上还是不错的 。而后面的选秀节目,大部分的选手只是风光一时,之后就跟被雪藏了一样,也没有什么好作品出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