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爆炒“超女”时,最娱并没太在意,尤其是在海选阶段,因为“洋相百出”甚至一度被批为“恶俗”,没料到决赛阶段变成了全民狂欢,变成电视嘉年华,无论小学生还是大学教授,年轻人还是70岁的老奶奶,都在追超女,投票支持自己的偶像 。
2005年的超级女声有多牛,因为还创造了内地选秀史上的几个首次:
一、首次出现全民偶像
当初,超女灵感来源与国外的选秀节目《美国偶像》,让节目策划受到启发决定举办类似节目,通过大众投票、层层选拔淘汰晋级,最后让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何洁、纪敏佳、黄雅莉等超级女声站在塔尖成为全民偶像 。
如今,当年的三甲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已然成为内地乐坛新领军人物,又因为她们是老百姓一轮又一轮投票筛选出来的,她们就像自己的孩子,被一路呵护,一路相随,直至今天,不离不弃 。
二、首次出现“毒舌评委”
2005年的超级女声让昔日高高在上,端着跟专家似的评委被摘掉了面具,打破以往常规套路,开始说真话,出现了类似柯以敏、黑楠这样的“毒舌评委” 。
柯以敏本来是马来西亚的过气歌手,当年因为演唱超女另一“毒舌”评委,同样是来自马来西亚歌手巫启贤的《太傻》成名 。
柯以敏做了评委后,因为点评犀利,对选手不留情面,风格有别于那种“低头写分数,抬头看选手”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的专家,因此被称为“毒舌”,但不能否认,超女能火,离不开柯以敏的“毒舌”在推波助澜 。
但凡事有度,因为在总决赛阶段,因为过于抢戏,差点成了个人表演秀,引起观众反感被撤换 。
三、PK成了年度热词:
PK本来是游戏和体育范畴的专有名词,因为2005年超级女声的终极PK,尤其是比赛中让人看得心惊肉跳的PK环节,让“PK”这个词变得家喻户晓,随后很多选秀节目出现了PK,包括节目与节目间的PK 。
四、首次出现粉丝团
粉丝这个词就是在那个时候火的,在2005年的超女之前,粉丝叫追星族或者叫影迷歌迷,但在超女之后,粉丝从追星族中脱胎换骨,并逐渐形成一种有着鲜明特色的“粉丝文化”,此后出现了脑残粉 。
而给粉丝起名历史就史于2005年的超女,张靓颖的粉丝被称为凉粉,李宇春的粉丝叫玉米,何洁的粉丝叫盒饭,黄雅莉的歌迷叫荔枝等,且水火不相容 。
综上原因,你就明白为什么说至今没有一个选秀节目红过05年的《超级女声》原因了 。
谢邀 。
原因有三个 。
1.收视率
《超级女声》的历史收视率最高达11%,是四大卫视同类综艺中的冠军 。当然,和央视某些节目还是没法比的 。
2.开拓性
《超级女声》开启了选秀元年 。从那时开始,内地的选秀节目遍地开花,很多模式和桥段都是仿超女的,部分甚至沿用至今 。
3.参与度
与收视率略有不同 。《超级女声》有短信投票环节,就像今天的《偶像练习生》一样,由观众决定谁能上位 。记得05年那阵,街头巷尾都是给爱豆拉票的中学生 。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选秀节目制作流程极为成熟之后,反而诞生不了另一个比超女还红的综艺的呢?
但凡这种“现象级”作品,创作者的努力只占成功的50% 。还有一半在于天时地利 。《超级女声》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抓住了国内选秀节目的空白,以及那时萌芽的、观众对“草根逆袭”传奇的情感需求 。
而现在会玩桥段的节目实在太多,观众的口味也越来越刁了,菜鸟互啄哪有神仙打架好看?于是有了《演员的诞生》和《声临其境》,从专业人士而非草根中选秀 。
- 商丘现在结婚彩礼一般都是多少钱?
- 《平凡的世界》,路遥先生原著主人翁是少平,为什么感觉电视剧主人翁成为少安了?
- 《佛本是道》这种小白文,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是神作?
- 为什么在就业中,女老板依然歧视女性,不愿意招女性?
- 听说柠檬是厨房神器,它都有什么用途呢?
- 四大发明的说法是谁先提出的,中国古代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吗?
- 为什么肉鸡容易得慢性呼吸道疾病?
- 亲戚的哥哥重病在医院抢救,名下有一套房子和存款,但是母亲问亲戚哥哥的时候他不说,怎么办?
- 为什么火麒麟毁了cf 为什么火麒麟会毁了穿越火线?
- 你知道体育界的哪些冷知识说说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