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复种指数 怎么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 二 )


下图我(左一)与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亚洲理事会主席周泽江(左二)还有广西有机协会会长陆家逸(右1)
我们身后是条田轮作的小麦地,锡林郭勒盟只能一年一熟,懂得养地是几千年农耕文明的核心,何为土地复种指数,是大量的投入化肥农药吗?这样的效率所指的都是眼前利益,不可持续的将不可持续 。
复种指数是在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栽培的作物茬数 。复种指数越高,土地的利用程度也就越高 。复种指数主要受作物生育期长短的制约 。如果采用多种蔬菜的间、套作、复种立体栽培,使前、后茬作物的生长期部分重叠,可相对延长蔬菜的生长季节,增加栽培的茬次,提高复种指数 。如油菜地套种茄子,可比单种茄子提高复种指数1倍 。
在进行立体栽培时,不同的蔬菜根系的分布深浅不一,有深、有浅,这样可充分利用了土壤中不同层次的养分,发挥了地力 。如深根性的番茄与浅根性的莴苣间作,可在基本不互相干扰的情况下,充分吸收土壤不同深度的营养 。
第一:轮作作物,尤其是水旱作物的轮种 。
第二:施用生物有机肥
第三:减少复合肥用量,增施水溶肥 。
一、兴修水渠机耕道,土地整理提质,不断提高地类等级 。
现存很多水利设施都是沿用上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因年久失修有很大部分处于半瘫痪状态,近年来国家虽然下有不少的修复资金,但因资金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有些项目工程流于形式 。所以对现有的山塘、水库蓄水能力、病险情况有必要派出专家进行现场勘测,如需治理的还得提出治理方案 。对年老的水渠、水沟再来一次从头看,对那些通水能力差一路漏水的河道、水渠堤坝进行加固 。水沟进行修复,或改建U型槽,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兴修一些山塘水库、水渠水沟以提高灌溉能力 。在田间地头修建一些机耕道,方便农机进出田土,以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效率 。对土地进行整理,运用现代机械(挖掘机等)对荒山进行翻耕,尽可能的把小块的耕地整成大块的、平整的田土,提高机械化的水平,优质的土地不是当靠翻耕一下就能实现的而是经过8年、10年的精耕细作,所以在保证退耕还林的前提下,对曾经比较肥沃现在已却已荒费的旱地,进行复种,对荒田进行复种,细心耕耘 。不断地提高地类级别 。提高地类级别所需资金按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出资,国家实行以奖代补,所补资金必需进行严厉的监管 。
二、加大土地的流转,从而来提高农业产业化、机械化、规模化 。
单凭老人和妇女在家守着那“一亩三分地”,生活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可以说我国的农业是没有进步的的,鼓励把那些耕作力不从心的、荒费的土地流转到有能力的、机械化水平高的农户手中 。有些乡镇有一个这样的土地流转案例:一亩田流转到某公司,该公司把早稻这一季种烤烟,晚稻则利用该项公司的高机械化水平进行种植,不需农户出任何力就把晚稻的谷子归为农户作土地为流转费 。一亩田按一千斤谷子计算,农户的纯收入就有1600元左右,农户剩余出来的劳动力可以外出打工,也可以在家制作一些手工艺品,或者帮公司摘烟叶等工作领取工资 。多数土地流转后实现了产业化、机械化、规模化经营,生产出的产品可以通过品牌、网络等方式进行销售,比起自然经济的把剩余产品用箩筐来挑到市场上而卖不出去要好得多 。所以在保证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要尽可能的鼓励土地流转,鼓励发展一乡一品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农业经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