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炮兵雷达当道的情况下,自行火炮,最多发射几发炮弹就会被雷达锁定?( 四 )


不过这些弹药普遍很昂贵,如果只用传统的“自由落体炮弹”,自行火炮一旦开火就必死无疑吗?
自行火炮的采购价格,甚至高过主战坦克,如果开一两炮就会被炸毁,谁还花那个冤枉钱,其实,即便被反炮兵雷达锁定,反击的火力飞到头顶也需要时间,自行火炮只要打一个时间差,突然开火、打了就跑,就可以安然无恙 。
前面刚刚讲过,自行火炮(火箭炮也差不多)的炮弹,飞越几十公里的射程需要好几分钟,战机的对地火力也不可能随叫随到、延迟至少也几分钟,自行火炮尽可以毫无顾忌的开火、打出一波3~8枚炮弹的急促射,然后收起驻锄,点火挂挡走人,机动到下一个发射阵地继续开火 。
几分钟后,反击的火力从天而降时,自行火炮早就闪人了!
正因为自行火炮可以“打了就跑”,生存力远高于不方便机动的牵引式火炮,各国才肯花大价钱采购,到了战场上,则是和反炮兵雷达“躲猫猫、比手速”,该出手时就出手,才不会被后者吓到不敢开火呢 。
——
炎黄军武只发原创,请走过路过的朋友点赞、关注一下,谢谢~
美国TPQ一37雷达侦察距离一般为3一50km,定位概率为85%时的最大侦察距离对火炮为3一30km,对火箭炮为3一50km 。并能对方位3205密位及俯仰一50一20密位上的敌目标进行定位 。圆中间误差为35m,从发现目标到给出目标坐标的时间为十几秒 。
不过如果两门炮间距小于200米时,雷达显示器对每次齐射的两门火炮只能观察到一个弹丸回波.并外推出一个炮位座标;,当二门炮间距470米时雷达显示器有时出现两个弹丸回波.但仍外推出一个炮位座标;,当四门炮齐射时,雷达显示器有时出现密集的弹群回波,但仍外推出一个炮阵地座标,也就是说多个目标齐射时,只能发现一个
炮位侦察校射雷达不是无敌的,可以使用以下战术反制
一:TPQ一37炮位侦察校射雷达是利用射弹升弧段侦察,降弧段校射 。弹丸被捕捉后,雷达波束还需要对它跟踪数点或数十个点,而且雷达与被探测目标之间必须处于通视状状,当射弹升弧段在遮蔽角内时,雷达探测误差较大或无效 。,曲射火炮弹道升弧段最大限度地隐藏在遮蔽角内.使弹丸难以被雷达捕捉跟踪
二:TPQ一37雷达是在每个跟踪点上,连续发射36帧,并计算每两帧间的角度差 。从而修正下一角波束跟踪点的位置 。因此,火炮射击时,在最低表尺允许内,尽量选用低伸弹道,这样,弹丸飞行同样距离时产生的角度差大大减小,修正值的精度也就相应降低,从而降低定位精度和发现概率
三:对TPQ一37雷达进行欺骗干扰,根据射弹回波信号特征,产生模拟火炮射弹飞行的多普勒频率,然后将此经过处理的欺骗信号放大后再发射出去,形成带有欺骗信息回波信号,这雷达对铝铂和阻塞式干扰扺抗力较强,干扰机带宽为300MHz,干扰平均功率在千瓦级以下基本无效
好像太专业了,估计没几个人看得明白,总结:不要神化某些武器,每一种武器都缺点和反制方法
对于反炮兵雷达来说,只要有一发炮弹被跟踪就可以计算出来发射阵地的位置,炮弹和导弹不同,一旦射出炮膛以后,炮弹飞行的轨迹是基本固定,通过电子计算机的计算,很容易就可以确定发射阵地 。
所以说只要一发射炮弹,有一发就已经会暴露发射阵地的位置 。不过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就说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的状态 。
之所以不会出现这种非常理想的状态,就是因为现在的反炮兵雷达不会时时刻刻都开机的 。上边说的情况的前提是在火炮发射的时候,反炮兵雷达正好开机,雷达的电磁波正好探测到了飞行中的炮弹,并且根据炮弹的飞行轨迹计算出来了火炮的发射阵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