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钢笔突然“绝迹”了,对此你怎么看?

什么?大清亡了?怎么说,绝迹肯定是不可能!这好比1996年左右中国的手表市场一样,那个年代,所有人都有这么一种感觉:石英表,便宜,漂亮,走时还准,还不用操心,又防水;
似乎石英表有不尽的优点,所以,传统机械手表要消亡了!
如下,便宜、漂亮又准时的石英表:
但我以为,就练字来讲,会有一部分人喜欢钢笔的!我就很喜欢钢笔,内心有一种潜意识:钢笔在硬笔中,代表一种传统吧!
当然,就我的感觉来说,钢笔的表现力比其他笔更强,这只是钢笔为数不多的优点而已,可我看中的,也就这么一个优点!
至于说,中性笔便宜易携,线条更为流畅,实用性更强,等等,也确实如此!甚至稍微年轻一点的硬笔书法家,很多用的也是中性笔了 。
当然,老一辈的硬笔书法家还在用钢笔!比如:田英章,吴玉生;
所以,我有一个结论:硬笔书法在,钢笔就在;尽管石英表有一百个优势,机械表也没有消亡是不是?
手机都出来了,也不妨碍我们继续戴手表,是不是?

有人说钢笔突然“绝迹”了,对此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最初钢笔的出现的确是一种创新,尤其是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当时的中国主要的书写工具就是毛笔,但是毛笔的书写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利于携带,需要的工具太多,有毛毡、砚台、墨块、枕尺等等 。
另外书写起来也很复杂,需要研墨、而且书写的速度相对于钢笔更慢,而钢笔的出现对于这种情况有很大的改善 。
所以即使当时著名的书法大师,也推荐使用钢笔作为日常的书写工具,比如当时的沈伊墨、白蕉等书法家还出版了中国第一本书法字帖 。钢笔书法慢慢被大众所接受 。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次长达十几年的“钢笔书法热”,举国上下练习钢笔书法巍然成风气,当时的钢笔书法字帖也是层出不穷,还成立了全国性的硬笔书法家协会 。
当时最著名的钢笔书法家当属庞中华了吧,现在的70后、80后,对于庞中华的书法应该是很熟悉吧,我有幸也赶上了一个书法热潮的尾巴,还学习了一段时间庞中华的书法 。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东西都不用手写了,换成了电脑打印,现在很多人一年也动不了几次笔了吧,加上圆珠笔比钢笔更加方便,很多人选择使用圆珠笔或者中性笔了 。
钢笔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被慢慢遗忘了,只有小学生还学习钢笔书法,但是不管社会怎样的发展,总有一部分人在一直坚持,当你在银行柜台,掏出一支碳素钢笔在单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这是一种格调 。
欢迎点赞关注头条号@不二斋,谢谢 。
鋼笔不会絕跡,只是会品種更多,功能更多,質量更好,我多年堅持用鋼笔速写,走哪画哪,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从小到大,从没用过一支顺手的钢笔,所以有了中性笔,也就放弃钢笔了!
钢笔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在中国流行,到现在已有近百年历史 。应该说,钢笔的便捷使用创造了一次书写革命 。最初用钢笔写字基本都是出于实用的目的,但是邓散木和白蕉等书家,通过实践和总结,开始推广钢笔书法 。
当然,钢笔书法真正得到普及已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事情了 。以庞中华先生为代表的一批硬笔书法家致力于硬笔书法的推广和教育,并且迅速普及开来,一股硬笔书法热潮席卷大江南北 。作为硬笔书法最主要的书写工具,钢笔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需求量与日俱增 。
但是,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硬笔书法的实用功能逐渐被淘汰,而其艺术性显然不能与毛笔书法相提并论,大多数硬笔书家都没能坚守阵地,硬笔书法热潮如同流星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尽管现在还有不少硬笔书法爱好者,但是最主要的书写工具已经由钢笔变成了更为便捷的中性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