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析一首诗的格律 如何写出一首正规的格律诗词?( 二 )


平起式开头是平平 , 接着是仄仄 , 再接平平 , 最后一仄收尾 。
仄起式开头是仄仄 , 接着平平 , 再接仄仄 , 最后一平收尾 。
这就是“平仄交替”的正解 。
句中双数位置“仄平仄”或“平仄平”交替 , 是必须严格遵守的铁律 , 但也不一定正规 。这是因为“一三五不论 , 二四六分明”提法欠妥 , 应该是“一三五慎变 , 二四六交替” 。如果单数位置平仄变格后 , 出现句末三字脚三连平、三连仄、七言后孤平、中孤平、五言前孤平、后孤平、等 , 是不能顺利通过诗词网站检测工具检验的 。这也是笔者多年的切身体会 。
“对” , 就是“平”对“仄” , 或“仄”对“平” 。
例如平起入韵式 , 必须对应仄起不入韵式 。也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起不入韵式)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起入韵式)
这就是说 , 双数位置的黑体字平仄 , 必须上下相反 , 可简化标示为:
上句:仄平仄
下句:平仄平
如果下句平仄分别变格为:
上句:仄平仄
下句: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第二、六字当平却仄 , 第四字当仄却平 , 都叫“失对” 。失对的诗是古体诗 , 而不是格律诗 。例如网传追捧的“偷春体” , 在古体诗中不胜枚举!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唐代)
银烛吐青烟 , 金樽对绮筵 。
平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 。①
离堂思琴瑟 , 别路绕山川 。
平平仄平仄 , 仄仄仄平平 。②
明月隐高树 , 长河没晓天 。
平仄仄平仄 , 平平仄仄平 。③
悠悠洛阳道 , 此会在何年 。
平平仄平仄 , 仄仄仄平平 。④
②第三、四句第四字上下平仄当相反 , 却相同 , 有失对之嫌!
④第七、八句 , 第四字上下平仄当相反 , 却相同 , 也有失对之嫌!
上述失对 , 却被追捧为“偷春格”!
上面诗例首句是仄起入韵式 , 下面平水韵检测结果截图 , 佐证了格律诗不支持“偷春体”平仄变格!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首联第二句与颔联第一句 , 颈联第二句与尾联第一句 , 第四字上下平仄当相同 , 却相反 , 有失粘之嫌 , 也被追捧为“折腰体”!
第三句、第七句双数位置的第二、四字当“平仄”交替 , 却“平平”失替 , 又被追捧为“鲤鱼翻波”!
格律诗体裁赖以存在的“替对粘韵”基本规则 , 被“鲤鱼翻波”、“偷春格”、“折腰体”逐一否定了四分之三!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 幸而没有押“仄韵”(如孟浩然的《春晓》)、“借韵”或“邻韵通押”(如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元稹的《故行宫》)之嫌 。要不 , 再来一个“仄韵体”、“孤雁出群”或“孤雁入群” , 凑足出韵之嫌;那么格律诗“替对粘韵”基本规则就被否定了四分之四 , 简直就是针锋相对的全盘否定!
试想 , 写格律诗 , 如果一味追捧上述畸格怪体 , 赤裸裸地全盘否定“替对粘韵”基本规则 , 还会是中规中矩的格律诗吗?
检测结果显示 , 上述失当处 , 都是格律诗不支持的“变格” , 是古体诗常见现象 , 且这样的古体诗不胜枚举!因为古体诗无须严格遵守格律诗“替对粘韵”基本规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