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一说格律诗的章法:写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 , 除了平仄粘对、对仗、用韵、炼字(即我们常说的诗眼)之外 , 还有就是还要讲究起、承、转、合 。一般地 , 绝句是四句 , 一句为一联 , 律诗为八句 , 二句为一联(八句以上称长律或排律) 。第一联称为首联 , 即是起 , 第二联称为额联 , 即为承 , 第三联称为颈联 , 即为转 , 第四联称为尾联或末联 , 即为合 。第一联起 , 从自己看到的事情(景或物)说起 , 也就是文章的开头;第二联承 , 是对起句这件事情进一步的描述;第三联转 , 则需要写与前二联直接相关或看似无关 , 实则相关的事情(事或物或人);第四联合 , 则是诗的总结 , 也就是写此诗的最终目的 , 即是自己的体会、领悟或感慨 , 抒发自己的情感 。所以 , 一首诗的成功与否 , 关键在于转 , 转的好 , 则有可能留芳百世;转的不好 , 也就坠入泥潭无人问津了 。还有就是用韵 , 真正喜欢格律诗的人 , 一般都爱用旧韵(主要以平水韵为主) , 当然也有用新韵的 , 新韵宽泛 , 更适合新写诗的人 。
习作五言绝句一首 ,
游宁波灵山寺有感:
闻香临古寺 ,
听瀑入山门 。
百鸟欢娱处 ,
如来是至尊 。
因早上匆匆要出门 , 所以只能简单将旧作粘上回复 , 欢迎行家批评指正 , 欢迎各位关注西厢一夏 。

文章插图
笔者认为:“正规” , 即“正宗”、合格、中规中矩、符合格律诗平仄押韵规则要求 。
在多年的格律诗创作审美实践中 , 我深深体会到 , 只有严格遵守平仄“替对粘韵” , 才能写出正规的格律诗 , 且在诗词网站检测中每试不爽 。
古韵中 , 上声、去声、入声为“仄” , 其余为“平” 。
新韵中 , 普通话第一、二声统称为“平” , 第三、四声 , 统称为“仄” 。古入声字及相应方言 , 已分别规范到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四声系统中了 。
以上说了格律诗“平仄” , 是汉字四声系统平仄二元化 。接着说“平仄交替”及格律诗平仄正格 。
启功先生《诗文声律论稿》“平仄竿”截句法 , 是格律诗正格四种基本平仄句式的理论依据 。
利用“平仄竿” , 能帮助我们快速推知格律诗四种正格基本平仄 。
截句中第二字是平声 , 叫“平起”;第二字是仄声 , 叫“仄起” 。
截句末字是平声 , 叫“入韵”;末字是仄声 , 叫“不入韵” 。
一、五言律句正格
1.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
2.平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
3.仄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
4.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
二、七言律句正格
在五言正格开头括号内 , 分别添加两个相反平仄 , 就是七言正格律句平仄了 。
1.仄起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2.仄起不入韵式
(平仄)仄平平仄仄
3.平起入韵式
(仄平)平仄仄平平
4.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 我儿子做事情一点耐心都没有,很容易放弃也很轻易暴躁,学美术能让他变得有耐心点吗?
- 有人说五代十国中强大繁盛的南唐,却只给世人留下了孱弱的印象,你怎么看?
- 家人是国际健身教练,饮食讲究得让人受不了,每天吃鸡胸脯肉怎么做味道好、不增肥?
- 有人说郑和下西洋时,船上没有年轻女子,带了一群50岁的老妇人,这是真的吗?
- 每天运动10分钟 变身苗条女
- 游泳时遇到不良反应怎么办?
- 如何造就个小翘臀
- 一个月变纤腰 秋季瘦腰运动
- 健身减肥到底应该怎么吃求专业的回答
- 腿部肌肉过于发达怎么减慢跑+拉伸有效吗还是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