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么看三岛由纪夫的《奔马》?

《奔马》是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在人生后期所写的 。此时他对右翼思想较为突出 , 其意识形态主要表现为对武士道的迷恋、对天皇的愚忠 。战后的大多数日本作家 , 把创作眼光转移到战争上;或描写人在战争期间所受的伤害;或描写对战争的反思 。三岛由纪夫却独树一帜 , 沉迷于对武士精神的描写 , 大肆宣扬武士道的忠与勇 。《奔马》即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
书中的主人公饭沼勋是一名激进的右翼青年 , 他将《神风连史话》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 , 集结一些与他志同道合的人 , 密谋袭击变电站、刺杀商界首脑等活动 , 铲除罪恶 , 使维新政府重新树立威严 。本多繁邦和崛中尉苦口婆心的劝告并没有改变饭沼勋的此种决心 。由于他人的泄密 , 饭沼勋于事发前被捕 , 导致密谋活动破产 。然而 , 获释后的饭沼勋依然决心未改 , 独自去刺杀财界的黑幕藏原武介 , 铲除罪恶一完成后 , 他逃到海边 , 在想象中的日出中切腹自杀 。
三岛写的时候毫不避讳自己的偏好与趣味 , 但又意外地冷酷 , 仿佛他自己自杀时的狼狈也一并想好了 。我就是为幻想而活着的 , 以幻想为目标而行动 , 也因为幻想而受到了惩罚……我多么想得到不是幻想的东西啊 。

大家怎么看三岛由纪夫的《奔马》?

文章插图
丰饶之海”四部曲第二部 。19岁的勋是一个日本剑道高手 , 这样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内心深处却极端仇视当时的日本社会 , 尤其憎恶以藏原武介为首的资本家集团 。他和他的所谓“同志”们认定藏原之流是日本社会腐败堕落的根源 , 欲效仿19世纪的“神风连暴动”除之以拯救日本于“危难” 。
天生的作家的每一行字 , 都带着独特的韵味 , 这是平庸作家写光一沓稿纸也达不到的 。阅读三岛君的文字 , 真是一种幸福 。三岛先生的感觉实在纤细、敏锐而独特 , 他又能用比喻将自己的感觉清晰地表达出来 , 这就太难得了 。当勋向崛中尉道出自己的理想时 , 我的心沉到了底 。原本希望勋能有多一些尘世少年的行为 , 料不到作者这么早就让他滑向了神性的宿命 。从此刻开始 , 书中弥漫开悲剧性的阴影 , 读者再不能抱有轻松愉悦的心情 , 而对勋而言 , 他的光辉直接绽放 , 心念与行为更加纯粹了 。十九章 , 本多的所思所感 , 是一个转折 , 承上启下 , 总结前半部 , 开启下篇 。最后辩护与审判的情节 , 有读《卡拉马佐夫》的感觉 。这是我这辈子第二遍读《奔马》 , 读得更慢 。不是人间气象 , 有如神品 。
三岛由纪夫所探讨的“纯粹性”不是“非此即彼” , 即不是强调“对立的状态” , 而是以它为前提来讨论二者的相互转化 。拿善恶来讲 , 若想达到纯粹的善 , 则必须借助纯粹的恶方能实现 , 而这种实现也并不是独独内心中掩藏的恶被消灭 , 而是善或者正义与恶的同归于尽 。三岛的价值判断在本书中是隐匿的 , 倘若不了解三岛的死 , 便不能理解何来饭沼勋这个甘愿在旭日映照下 , 为天皇尽忠 , 切腹而死的角色 。不过话说回来 , 饭沼勋这个角色的塑造又不完全是政治的 。饭沼勋燃烧着的青春的魂魄 , 体现着男性的阳刚之美 。而若要美得纯粹 , 则必然要经历极端的、肉体上的毁灭 , 它不能因为岁月的折磨而形销骨立 , 更不能因为病痛的打击而日渐衰弱 , 它必须如樱花般 , 在最绚丽的时刻凋零 。这种精神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有很大的相似点 , 这也是三岛“另类”的“死亡美学”的内核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