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方,是国画界的常用术语,中国书画装裱样式之一 。指一或二尺见方的书画或诗幅页,简单来讲一张正方形的画幅就是斗方 。
斗方尺幅较小,最常见的是69x69cm(2市尺见方)的尺幅,它的幅面大小就是4平尺 。这种尺幅是用一张四尺整宣(2市尺宽、4市尺长)沿长度方向对开而成的 。国画中,一尺见方的小斗方,又称为“小品” 。民间年画中,把这种尺寸和形式的作品也称作“斗方” 。
例如八大山人的这一幅画眉和行书七绝,就是一对斗方的水墨纸本作品 。
斗方之说历来已久,《儒林外史》第八回:“蘧太守知道了,成事不说,也就此常教他做些诗词,写斗方,同诸名士赠答 。”清代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屏轴》中也有提到:“十年之前,凡作围屏及书画卷轴者,止有中条、斗方及横批三式 。”
三开这一说法则是同现在印刷纸张的标准一样,指的是纸张尺寸和尺幅的大小的一种 。
通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下中国传统国画、书法所用纸大小的名称,及其现代衡量标准换算后的规格:
四尺整纸:69x138cm;
四尺斗方:69x69cm;
四尺半切:34x138cm;
五尺整纸:84x153cm;
六尺整纸:97x180cm;
八尺匹:124x248cm;
丈二匹:145x367cm;
丈六匹:193x504cm;
丈八匹:215x550cm;
尺八屏:53x234cm;

文章插图
谁提的这个问题?我看基本外行,至少不全面 。中国画、书法是幅式而不是尺寸叫“斗方、三开” 。
为什么是幅式而不是尺寸?因为,中国书画用纸基本是固定的,整张纸的叫法也是固定的 。例如,三尺、四尺、六尺,八尺,丈二匹等 。
由于中国书画整幅用纸,从明代开始,传统上是固定的立轴制式,所以造纸的比例也固定设计为一比二 。这样,对开二方的纸就叫斗方,长条的就叫条幅惑对联 。
不过 。整张纸的作品是竖式的叫立轴,横式的叫横批 。
此外,还有一些特形的书画幅式,圆的叫圆光,扇形的叫扇面 。
窄长横用的作品,叫手卷 。
现在,中国画的尺幅叫法,成为学习西方的那种方法了,用多少厘米乘多少厘米,出版物,拍卖行都是用厘米表示,真是一点中国的味儿都没了 。
正确的中国书画尺幅叫法,应该是把开幅,带上整纸尺幅就明明确确了 。比如:四尺斗方,六尺对联等等 。
只有书画作品装裱师才需要厘米毫米这样的尺寸,因为他们的装裱工艺需要精确的计算和裁剪 。
古时候没有米、厘米这样的计量单位,人们习惯按整张纸折叠的方式来称呼作品的形式 。
以4尺整张的宣纸为例,其尺寸是138厘米x69厘米,也即4尺×2尺,共8平尺 。
横向对折后,形成两个69厘米×69厘米的正方形,称为斗方,计4平尺 。斗是古代容器,其口为方形 。
纵向对折后,形成两个138厘米×34.5厘米的长方形,每条4平尺 。这种长方形如果横向写字,称为横幅;如果纵向写字,称为条幅 。
如果整张4尺宣纸的宽不变,沿着长的方向折成三折,形成三个69厘米x46厘米的长方形,称为四尺三开 。
平尺即平方尺,是书画作品价格的计量单位,比如某人润格为1万元/平尺,一个斗或一个条幅就是4万元 。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
之所以存在这种称谓,是由宣纸自身的尺寸决定的!(当然,宣纸本身的尺寸,则是由长期的书法、绘画的实际需要所决定!)一般来说,常用宣纸的尺寸有三尺、四尺、六尺等不同尺幅 。这些宣纸都有统一、固定的尺寸!宣纸尺寸的长、宽比例都是2:1 。按照社会上普遍流行的使用习惯,主要有三开、斗方、条幅等不同形式 。三开,是宣纸宽度不变,把长度裁成三等份 。斗方,是宣纸宽度不变,把长度裁成两等份(正好是个正方形,故称斗方) 。条幅,是指宣纸长度不变,把宽度一分为二 。横用,称作“横幅” 。竖用,称作“竖幅”或“竖条” 。同时用两幅竖写楹联,就是我们常说的“对联”或“对子” 。下面我写的
- 如何面对一个内心邪恶、工于心计的可怕女人?
- 停电了手机没电怎么办
- 古风意境情侣句子
- 毛线帽子的打法
- 魔女电影大结局解析
- 山东肥城属于哪个市
- 橙子和鸡蛋能一起吃吗
- 周处 翻译
- 长安诺凌蓁儿喜欢谁
- 蟹爪兰叶子蔫了如何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