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区块链,怎么解释才能让老百姓都能明白?( 八 )


怎么样,够不够通俗易懂?

到底什么是区块链,怎么解释才能让老百姓都能明白?

文章插图
到目前为止,区块链还没有任何应用,可以达到千万或者上亿用户的规模 。这是区块链价值实现的一个基本标准 。
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我们一定是处在区块链时代的早期阶段 。
在未来发展和演变中,区块链究竟是怎样的模式和路径,它能改变的是什么?
我们一定需要区块链吗?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很多人在讨论区块链时,都会将区块链和互联网做类比 。
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认为,目前的区块链所处的发展阶段,类似于1990年前后的互联网 。
他说,区块链目前处在基础设施快速改进与各种应用百花齐放的阶段之间,至少还得两三年的磨合,才能孕育出成功的大应用 。
回看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从PC端到移动端,从计算机与计算机的连接,再到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互联网的出现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变革 。
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电子邮件、万维网、网络公司、社交媒体、移动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的早期生态等等 。
在PC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百度、谷歌,轻松地搜索我们需要的信息;通过门户网站,我们可以浏览到大量的新闻资讯 。极大的降低了我们信息搜索、协作和信息交换的成本 。
而随着移动设备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完全渗透了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比如钱包、衣物、饮食、出行……等等 。
另一方面,互联网也极大的降低了许多行业的准入门槛,娱乐业、新零售,以及如雨后春笋般迸发的自媒体……

(图片来自网络)
以自媒体行业为例,基于互联网的自媒体行业,改变了媒体-受众这种传统的单向信息传播路径 。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出自己的声音,比如微博、微信等等,可见一斑 。
所以,毫无疑问,我们正在通过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技术,运营和管理着我们工作和生活 。
但是,尽管如此,互联网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
首先,基于互联网,我们建立的仅仅是一种弱信任的关系 。
什么是弱信任关系?
比如甲方向乙方借钱,乙可能会借给甲,但是往往会需要一个借条,或一个中介担保人、机构 。
所以,顾名思义,弱信任就是指信任确实存在,但这种信任关系不够“强”,违约和欺诈的风险真实存在 。
基于互联网建立的信任,就是弱信任环境,我们无法确认彼此之间的身份,所以,也就无法直接建立经济往来活动所需的强信任关系 。
其次,尽管我们通过互联网空前提升了信息传播和交换的效率,消除了信息孤岛 。但仅仅停留在信息的层面 。
所以,互联网更准确应该称之为“信息互联网” 。通过互联网,我们还是无法实现“价值”的互联 。
我们通过互联网传播信息时,实际是通过发送该信息的副本来传播 。
比如通过互联网发送文件、新闻资讯、图片、视频时,发送的并不是原始文件,而是副本 。
而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价值”,显然无法通过“信息互联网”的逻辑进行传播,比如房产、汽车、知识产权等等 。


“On the Internet, nobody knows you’re a dog”(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
1993年,刊登在《纽约客》杂志上的这幅著名的漫画,在今天看来,仍然是非常贴切的:
虚拟属性和匿名属性,让在互联网上的人可以充分隐藏自己 。比如一个穷人,可以在互联网上,将自己塑造成高富帅;一个矮子,也可以将自己塑造的高大威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